Monthly Archives: 5月 2010

Search Image的感悟

周五做了四十几分钟的报告,报告非常成功,报告结束后副导师又问了个问题:我的研究和Pong Image有什么关系? 似乎碰到了一个生词,而且这个词不能绕过去,于是老老实实地问什么是Pong。没想到一屋子研究生一听竟然哄堂大笑。老外笑点通常都很低,开会时经常会乱笑,也没往心里去。但副导师说是我自己提到Pong Image的,只是一下子找不到我的原话了。我更一头雾水了,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于是正导师让实验室唯一的中国来的博士生帮我翻译这个词,他蹦出一个词:Search。原来是Search Image啊,这么简单的词不去用,干嘛用这么冷僻的词?来不及多想了,先赶紧搞清楚副导师到底想要问什么,我解释了一下Search Image和我的研究的关系,副导师也说了几句Search Image相关的问题,但大家显然不在一个交集上。副导师最后终于找到出处了,指着我提交的文本中提到的“adult-content filtering”一句。这下有了交集,我先解释说这是从别人论文中拷贝来的,没想到又是一阵哄堂大笑。我说的是实话呀,赶紧解释了一下之间的关系,结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不妥。

会议结束,许博士私下问我:真的不知道“色情图片”的英文翻译么? 我心中一惊,难道今天问的是这个词?心中不确定,反问一句,他回道:是“Porn Image”,所以正导师让他翻译给我听。心中突然豁然开朗,原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从研究生的角度来看:副导师问的是“色情图片”的问题,我还一本正经地问什么是“色情”,怪不得大家要狂笑:) 后来我说是从别人论文中拷贝来的,更是让人觉得,没弄懂人家的意思就直接拷贝人家的论文段落,结果闹了笑话。天,我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会连porn一词也不认识吧。只是在学术讨论中,突然冒出这么一个词,怎么也没想到啊,还以为是个动词,而且拷贝来的是 "adult-content filtering” 啊,而且我文本中明确说了“某某提到…”啊,是属于正常引用啊。更让人崩溃的是,许博士说的是中文“色情”,但由于说得太快,我听成了英文"search”。由于一直在英语环境中,突然听到一句中文,太简短又缺乏语境,根本没想到是中文,自然联想到Search,而且正好我作报告时提到了image search。更让我一想起来就要笑的是,副导师后面和我交流时,看我在用“Search Image”,肯定觉得我记不住英文“Porn”,于是也附和我使用“Search Image”一词和我交流。只是副导师把它当作中英文夹杂的“色情Image”,我是当作纯英文的“Search Image”。另一方面,许博士认为我已经理解了他告诉我的翻译了,以这个为前提来理解我后面的所有举动,我却直到会议结束的那一刻也不知道有这么多误解在里面。

如果不是许博士最后私下问我,这一切我倒都还蒙在鼓里。而这一问,使我成了唯一掌握整个真相、体会到最多笑料的人。

回想一下,这个事情还是蛮有寓意的,如果不是许博士最后私下问了一句,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寓言:研究生、辅导师、许博士和我,每个人经历了一个事情,但事情的真相每个人的理解都截然不同。如果有别人找我们四方当事者了解情况的话,即使每个人都把自己知道和理解的原原本本、一点不漏地说出来,事情的真相仍旧没有人知道。在这个事情中,每个人都很真诚地不需要隐瞒什么,也都认为自己怀着最大善意、作出了最正确的、最合乎情理的反应,谁都没有说谎,谁都认为自己所说的是真相,不管是当事人还是第三方仍旧需要经过复杂的分析才能得出真相。所有的当事人、全盘无保留地公开各自认为的事实、第三方深入细致的分析,缺一不可。

现实的历史中,很多历史真相被刻意掩盖,即使没必要掩盖的历史,很多当事人已经故去,没故去的当事人很多人选择沉默,即使有当事人写回忆录、作口述历史,但出于各种考虑总会有所取舍、有所有意无意的隐瞒甚至歪曲。即便理想一下,有些当事人全盘托出,但其内心深处的想法可能他自己都没意识到。而透过表面的文字去作深入地分析就更加缺乏了。这让我更加相信以前的一个判断:真正的历史真相永远都是一个谜,我们只能接近,永远无法彻底揭开。

 

题外感悟:进一步反思自己,为何反复追问都没听出porn这个没有任何难度的词? 发音很清楚,字也很熟悉,而且是反复追问想要弄清楚,其原因除了学术讨论场景、当时的环境、时间紧迫不容细问等客观问题外,想起以前班主任佳佳课上的教诲,除了多听以外,多朗读对提高听力也很重要。反观Porn这一词,只是阅读过,没有机会听别人说过,自己也不会反复去朗读,当然听到的时侯就没有办法将声音和文字对应起来啦。

 

题外感悟:看到有网友在签名档中的文字,大意是说:如果我没有回复,那一定是MSN丢消息了。看来误解处处存在,所以网友才会这样广而告之一下。想一想别人对我肯定也有很多我不知道的误解,也该公告一个:我是个好人,除了自己客观能力无法改变外,如果谁觉得我哪里主观上做错了,那一定是因为有误解。

Slate Run都会公园

周六跟着IFI(International Friendships, Inc.)去了Slate Run都会公园。

Slate查出来是板岩,但这个公园其实并不是位于板岩上,当时的移民把深色的土壤错当成板岩了,其实应该是页岩。公园有1705英亩,算起来近690公顷。查了一下上海的世纪公园是140公顷,这样比起来就蛮大了。这个公园离我们住的地方不到14公里,查了一下我在上海的家到世纪公园18公里,而且路很堵。这样想想这个Slate Run公园还是蛮近的。公园有不少绿地、湿地、牧场,有约13英里的步行小路,2.5英里马道和1.3英里宠物道。

到了先野餐:

image image

 

接着去此次的主要目的地:农场(Slate Run Living Historical Farm)

这个农场保留了19世纪80年代的生活方式,那时电尚未普及,最老的一个哥特式房屋建于1856年。

农场入口:

image

养鸡场

image

煤油灯

image

钢琴

image

体验搓衣板,右边这个装置通过滚筒绞干衣服,以前没见过。

image

 

image

 

玩一玩主人小孩的玩具。

image image  image

马厩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体验分拣玉米的机械

image

体验剥玉米,想起小时候剥玉米真是幸苦,有了这个简单的器械非常方便,转几圈,几秒钟就剥完一个。

image

各式机械

image image

母与子

image

火鸡一直在叫

image

摸绵羊,发觉毛非常厚,像非常厚的地毯。

image

猪圈,和小时候的猪圈一样的臭,不过他这里铺了稻草,看起来比那种很黑的泥舒服多了。

image

体验轧石板

image

体验劈柴,榔头+刀的方式比光用斧头砍稳定多了。

image

螳螂捕蝉我在后

image

骑马摸马,高头大马,比以前看过的马都要高。

imageimageimage image

 

挂个布头掷飞镖。小点的玉米芯插根鸡毛还是鸭毛的就成了飞镖。

image

踩高跷

image

 

晚上在教堂听音乐会,丝竹、大提琴、小提琴、锣鼓、钢琴都用上了,舒伯特、莫扎特的音乐都有,锣鼓最有气势。

image image

交通:第一次坐公交

快三个月了,大部分时间享受基督徒的专车接送,见客户就跟着导师车子。平时路不远就徒步,远一点就骑车。今天第一次坐公交,上周第一次打的。

学校里面有免费的CABS(Campus Area Bus Service)在学校各个地方兜,班次非常密集。看它的线路还是蛮复杂的,有好几条线,让人想到上海的轨道交通图。家人坐过,我还没坐过,不是很远的话宁愿骑自行车了。

image

上周乘CAB,先还以为是CABS,跟着学生走,到了才发现加不加S含义大不相同。CAB原来是出租车,就是TAXI。不过这里不是扬招,都是电话预约。感觉费用很贵,开了二十分钟左右,车费就14美金了。

今天降级到乘公交了,7路转10路。似乎这里也很少说BUS,而是说COTA(Central Ohio Transit Authority)。哪怕在市中心,乘车的人也很少。第一次坐公交,发现使用学校的一卡通竟然这些公交都是免费的,只要拿在手里向司机晃一下就行了,感觉非常爽。

不远的路程中,以前听说的公交的两个特别之处都看到了。

先是汽车突然停下,车身也降了下来。看到司机走到乘客座位上,把一排座位翻起来,还以为在检查什么。后来才发现车门放下一块板,一个坐轮椅的残疾人自己摇着轮椅就上了汽车。然后司机将他的轮椅固定好,板收起,车身抬高,继续前行。残疾人到站下车时又是如此。全程不需要有人帮残疾人推轮椅,司机只是在固定轮椅时帮忙。

说起残疾人,上个月听到一个故事,一对台湾来的夫妻本来已经准备回台湾了,后来小孩有残疾,为了小孩,他们决定留在美国,因为残疾人在美国更容易像正常人一样成长。

网上抄两张图:

image image

在另一个车站,一个乘客先到车头将自行车固定在公交头部,然后再上车。这个非常适合骑车远足的人。以前在校区中也经常看到公交车头上挂着个自行车,问过本地人,自行车不需要另外付费,唯一的限制是一辆公交车只能挂一个自行车,如果车头已经有自行车了,就得等下一班车了。还好这里乘公交的人非常少。

网上抄一张图,这个图上的公交似乎可以挂两辆自行车。

image

说起自行车,这里大部分地方自行车和骑车在一个车道,刚来时还真是提心吊胆。前几天看到一个老人骑了一辆改装的自行车,没有车把,飞轮在最前端,半躺着在马路上不紧不慢地骑,偶尔挡着后面汽车的道了,汽车也一点不急地跟着。

网上抄一张图,尽管这张图是国内的人改装的,但大体的样式差不多。

image

听力比口语更重要

出国前最担心的是口语,毕竟其他都有机会在国内练习,唯独口语一定要有环境才行。

去年初在上外培训时,惊讶地发现自己口语并不算很差。关键是现在的理念不同了,不是一定要说一口和老外一样口音的英语,而是要突出口语的交流功能。只要老外能听懂就可以啦。在这个理念下,发现自己尽管从来没刻意练过口语,但外教听了效果还不错,说听得很清楚

在国内,口语远比听力重要,对口语的需求远超过对听力的需求。但到了国外,发现听力要比口语重要多了。不禁想起去年初上外培训时听力老师要我们每天沉浸在英语氛围中,那时很少有人当真去做,现在想来确实非常必要。

口语再差,和老外讲话时自己总可以放慢速度,不懂的词总可以跳过去,换自己会用的词,实在没词了,连比划带解释总是能够交流下去。极端情况下,哪怕有人一句英语讲不出来,拿着电子词典给老外看单词总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吧。更重要的是,人对自己的母语天生就具有很强的容错能力的,哪怕发音再差,老外总是听得懂的。换位思考一下,世博开幕式上国际展览局主席的汉语发言,即便如此差的口语发音,对我们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仍旧可以大致听出意思来。对国际展览局主席来说,他肯定深有体会,口语一点都不重要。

听力差就不行了,对学中文的老外来说,普通话听得再溜,不用拿国际展览局主席的口语来试验,光是用东北口音、广东口音等,就足以让他崩溃了。对学英语的我们来说,两个人交流时还可以反复询问对方,弄懂对方的每个意思。但如果是一屋子人开会,每个人各有个的口音,机关枪一样地激烈讨论着,真是让人听了崩溃,但又总不能叫每个老外来迁就你放慢语速、并对每个没听懂的地方反复回答你的询问吧。

当听力练到具有老外那种容错能力时,听力就过关了。某种意义上说,印度人的优势不在口语,而在听力。

紧凑的一日(牡丹,华语布道会,聚餐)

早上带女儿徒步20分钟第二次来到古德尔(Goodale)公园。马路上成排的花树虽已过了季节,但各家门口的鲜花现在又逐渐开了出来。有一家的牡丹非常多,多拍了几张照片,里面的女主人出来问我们是不是喜欢,然后进去拿剪刀剪了一枝送给女儿,闻上去真是芬芳扑鼻。公园里,女儿发现上次没发现的滑梯等小孩玩的游艺设施,兴奋异常。还看到一种以前没见过的站着玩的跷跷板。跷跷板里有弹簧,一个人也能玩得起来。

下午去哥城华人基督教会听讲座,一年一次的华语布道会。他们很久之前就在筹备,搞得很隆重。从筹备至布道会开始,每顿饭都有基督徒节食祷告,一直接力下来。

今年演讲的是徐志秋牧师,看他的简历,与我同生于江苏,算来还是老乡。和我同一年上大学,他读的是人大,学历史。同一年读的硕士,我是保送本校,他则是考了北大法学院。我工作时他在准备出国。随后在美国读了神学院,道学硕士,现在在攻读神学博士。育有三女。昨、今、明连续进行四场讲座。下午的演讲尽管从最终效果来看,并没能说服我相信上帝真的存在以及耶稣复活在历史上的真实性,但其演讲技巧不错,气氛很好,有很多经典的桥段,还是有很多让人深思的内容。

筹备安排得很周到,除了专门接送外,对带小孩的除了有专门人员带不同年龄段的小孩以外,对离不开父母的小孩还安排了cry room,小孩哭时可以进Cry room,里面有窗户可以看到演讲者,喇叭将声音传进来,可以边哄小孩边听讲座,小孩的哭声不会影响到会场。此外还安排了很多志愿者做陪谈员,我落单片刻就有专门的陪谈员(志愿者)过来搭讪,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

昨天演讲题目:吾国与吾民
今天下午:破除对科学的迷信
今晚:人生真的有意义吗
明早:神圣荣美

下午演讲之后的提问中有一个人问题的大意是:信了基督后总是做善事,在如今的丛林社会中会吃亏。这个问题他讲了很久,有一个比喻让人印象深刻,大意是:耶稣提供给我们的是满汉全席,而社会中争来争取的都是小鱼小虾。看到满汉全席,还会在乎那些小鱼小虾么? 真的信了耶稣,即使在丛林社会中一无所有,但拥有了上帝精神上就比所有的人都富有。一个小时候看过但已忘却的典故被他信手拈来:“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一段尽管偏离了演讲主题,但还是证明了基督教在文化和心理上对提升人的心灵和境界还是很有好处的。

本来教堂提供晚餐,不过一个老乡之前邀请我们去她家吃饭了,特意到教堂来接了我们去。老乡的房间很大,条件不错,女儿和她儿子以及另一家的女儿玩得很疯。老乡比我年龄小,也是属于努力要强的那种,马上已经要在OSU评终身教授了。

回看自己,前半生算是白努力了。想起年初在网上看到是不是送小孩出国的一段话:“这要看你的孩子的天性怎么样,如果老实,守规矩,那么,就送出去;如果很活络,有心眼,那就留在中国。” 确实有道理。不过我年轻时正是爱国热情高涨期,人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不可能接受出国不归。而现在领悟已经晚了,除非受到致命打击,不然也不会考虑留在国外发展了。想想还是上帝能安慰自己,上个月故校一个老师来给大家布道演讲,说到上帝创造万物是让人享用的,后半生还是努力享受生活、享受每一份经历来得实在。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教堂

image

image

摘抄:米尔格拉姆实验(Milgram Experiment)

前年看到与电影《浪潮》有关的文章,感到很震撼,如今又见到网友转载,遂将电影、电影所依托的实验、以及与之有关联的米尔格拉姆实验一并查来,抄在一起。主要抄自wikipedia,熊培云《凤凰周刊》文章以及一些网文等。

又称权力服从研究(Obedience to Authority Study)是一个非常知名的针对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实验。Stanley Milgram同时也是著名的“六度间隔”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的提出者。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十分著名,英国《焦点》月刊2005年将它列为震撼世界的十大实验之一。这项实验也引发巨大争议,美国1975年颁布了针对人类心理学实验的严格准则,在几十年间将所有重复这项实验的企图挡在大门之外。

实验的概念最先开始于1963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在《变态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里所发表的Behavioral Study of Obedience 一文,稍后也在他于1974年出版的Obedience to Authority: An Experimental View里所讨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试受测者,在面对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少。

实验开始于1961年7月,也就是纳粹党徒阿道夫·艾希曼被抓回耶路撒冷审判并被判处死刑后的一年。米尔格拉姆设计了这个实验,便是为了测试“艾希曼以及其他千百万名参与了犹太人大屠杀的纳粹追随者,有没有可能只是单纯的服从了上级的命令呢?我们能称呼他们为大屠杀的凶手吗?”(Milgram, 1974)

米尔格拉姆在他的文章“服从的危险” (1974年)里写道:

“在法律和哲学上有关服从的观点是意义非常重大的,但他们很少谈及人们在遇到实际情况时会采取怎样的行动。我在耶鲁大学设计了这个实验,便是为了测试一个普通的市民,只因一位辅助实验的科学家所下达的命令,而会愿意在另一个人身上加诸多少的痛苦。当主导实验的权威者命令参与者伤害另一个人,更加上参与者所听到的痛苦尖叫声,即使参与者受到如此强烈的道德不安,多数情况下权威者仍然得以继续命令他。实验显示了成年人对于权力者有多么大的服从意愿,去做出几乎任何尺度的行为,而我们必须尽快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和解释。”

实验方法

实验小组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并寄出许多广告信,招募参与者前来耶鲁大学协助实验。实验地点选在大学的老旧校区中的一间地下室,地下室有两个以墙壁隔开的房间。广告上说明实验将进行约一小时,报酬是$4.50美元(大约为2006年的$20美元)。参与者年龄从20岁至50岁不等,包含各种教育背景,从小学毕业至博士学位都有。

参与者被告知这是一项关于“体罚对于学习行为的效用”的实验,并被告知自身将扮演“老师”的角色,以教导隔壁房间的另一位参与者——“学生”,然而学生事实上是由实验人员所假冒的。

参与者将被告知,他被随机挑选为担任“老师”,并获得了一张“答案卷”。实验小组并向他说明隔壁被挑选为“学生”的参与者也拿到了一张“题目卷”。但事实上两张纸都是“答案卷”,而所有真正的参与者都是“老师”。“老师”和“学生”分处不同房间,他们不能看到对方,但能隔着墙壁以声音互相沟通。有一位参与者甚至被事先告知隔壁参与者患有心脏疾病。

“老师”被给予一具据称从45伏特起跳的电击控制器,控制器连结至一具发电机,并被告知这具控制器能使隔壁的“学生”受到电击。“老师”所取得的答案卷上列出了一些搭配好的单字,而“老师”的任务便是教导隔壁的“学生”。老师会逐一朗读这些单字配对给学生听,朗读完毕后老师会开始考试,每个单字配对会念出四个单字选项让学生作答,学生会按下按钮以指出正确答案。如果学生答对了,老师会继续测验其他单字。如果学生答错了,老师会对学生施以电击,每逢作答错误,电击的伏特数也会随之提升。

参与者将相信,学生每次作答错误会真的遭到电击,但事实上并没有电击产生。在隔壁房间里,由实验人员所假冒的学生打开录音机,录音机会搭配着发电机的动作而播放预先录制的尖叫声,随着电击伏特数提升也会有更为惊人的尖叫声。当伏特数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假冒的学生会开始敲打墙壁,而在敲打墙壁数次后则会开始抱怨他患有心脏疾病。接下来当伏特数继续提升一定程度后,学生将会突然保持沉默,停止作答、并停止尖叫和其他反应。

电压 “学生”的反应

75 V 嘟囔

120 V 痛叫

150 V 说,他想退出试验

200 V 大叫:“血管里的血都冻住了。”

300 V 拒绝回答问题

超过 330 V 静默

到这时许多参与者都表现出希望暂停实验以检查学生的状况。许多参与者在到达135伏特时暂停,并质疑这次实验的目的。一些人在获得了他们无须承担任何责任的保证后继续测验。一些人则在听到学生尖叫声时有点紧张地笑了出来。

若是参与者表示想要停止实验时,实验人员会依以下顺序这样子回复他:

请继续。

这个实验需要你继续进行,请继续。

你继续进行是必要的。

你没有选择,你必须继续。

如果经过四次回复的怂恿后,参与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实验便会停止。否则,实验将继续进行,直到参与者施加的惩罚电流提升至最大的450伏特并持续三次后,实验才会停止。

结果

米尔格拉姆为整个实验过程和其结果录制了纪录片,纪录片名便是服从,纪录片的正版拷贝目前已经很难找到了。他接着与Harry From制作了5部一系列受到这次实验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影片[1]。这些影片都可以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媒体中心找到。

在进行实验之前,米尔格拉姆曾对他的心理学家同事们做了预测实验结果的测验,他们全都认为只有少数几个人—10分之1甚至是只有1%,会狠下心来继续惩罚直到最大伏特数。

结果在米尔格拉姆的第一次实验中,百分之65(40人中超过27人)的参与者都达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惩罚—尽管他们都表现出不太舒服;每个人都在伏特数到达某种程度时暂停并质疑这项实验,一些人甚至说他们想退回实验的报酬。没有参与者在到达300伏特之前坚持停止。后来米尔格拉姆自己以及许多全世界的心理学家也做了类似或有所差异的实验,但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为了证实这项实验,也有许多更改了架构的实验产生。

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州立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unty)的Thomas Blass博士(也是米尔格拉姆的传记—《电醒全世界的人》的作者)在重复进行了多次实验后得出了整合分析(Meta-analysis)的结果,他发现无论实验的时间和地点,每次实验都有一定比率的参与者愿意施加致命的伏特数,约在61%至66%之间。

对于实验结束时的情况所知不多,依据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的回想,当时那些没有达到最高伏特数的参与者却也都没有坚持这项实验本身应该结束,也没有至隔壁房间探视“学生”,离开时也都没有询问实验人员的同意。

对实验的反应

实验本身受到了关于在科学实验上的伦理质疑,因为这项实验对参与者施加了极度强烈的情感压力(虽然这种压力可以说是由他们本身自由操作所造成的),尽管这项实验带来了对人类心理学研究的宝贵发现,许多现在的科学家会将这类实验视为是违反实验伦理的。

米尔格拉姆则辩护道,之后的调查发现当时的参与者中有84%称他们感觉“高兴”或“非常高兴”参与了这项实验,15%参与者选择中立态度(有92%的参与者做了事后的调查),之中许多人事后还向米尔格拉姆表达谢意。而且米尔格拉姆还不断接到这些前参与者想要再次协助他进行实验,甚至想加入他的研究团队。

六年后(也就是越战规模最大的时期),其中一个前参与者与米尔格拉姆联系,表示为何他们会感觉“高兴”参与了这项实验:

1964年当我在进行实验时,虽然我相信我是在伤害某个人,但我完全不晓得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当人们根据他们自己所信仰的事物并顺从的服从权力者行动时,很少人会意识到这点请允许我这样认为,我被权力机关征召入伍,而这将会让我做出一些连我自己都会害怕的坏事. … 如果我拒绝服兵役的良心申请(Conscientious Objector)不被权力机关所批准,我已经准备因此而去坐牢,这对我的良心而言是唯一的选择。我唯一的希望,是我那些同样被征召的夥伴们也能如此发挥他们的良心

不过,实验的经验并不是对每个参与者都有终身的改变。许多参与者都没有依据现代的实验标准被告知细节,离去时的面谈也显示许多参与者看起来仍没有理解到这项实验的真实情况。

实验所引起最主要的评论不在于实验方法的伦理争议,而在于实验所代表的意义。一位在1961年的耶鲁大学参与者在Jewish Currents杂志上写道,当他在担任“老师”的中途想要停止时,便是怀疑到“整个实验可能只是设计好,为了测试寻常美国民众会不会遵从命令违背道德良心—如同德国人在纳粹时期一样”而这便是实验的初衷之一。米尔格拉姆在他《服从的危险》一书中便称:“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便是,我们在实验室里所制造的使人服从权力的环境,与我们所痛责的纳粹时代之间有怎么样的关联。”

排除实验中志愿者的性别因素、志愿者的暴力倾向等,实验的最后揭示的,是根植于人们心中对权威深深的服从心理。Milgram 本来打算在美国完成这次实验后,再把实验复制到德国,想了解纳粹统治期间,为什么几乎所有德国人都会加入到以集中营方式迫害上百万无辜者的行动中去,但是,实验的结果已经说明了一切。

实例

法国电视节目“死亡游戏”(法语:Le Jeu de la mort;英语:The Game of Death)重做这个实验。召募了80名自愿者,其中只有16人在游戏中途退出。其中一名没有退出的参赛者,事后受访时说,即使她知道爷爷是犹太人,曾经受到纳粹迫害,她还是听从虐待命令。[1]

越战后,一名美国陆军上尉受到审判,因为他下令手下士兵杀死了越南一个村子里所有的村民,包括老少妇孺,而他的士兵们忠实执行了他的命令。后来,有个组织就此事调查了全美国很多人的意见,有51%的人回答说,如果自己当时也是处在同样的情形之下,也会执行上尉的命令,因为这是权威。

《圣经》中就有故事说,上帝要Abraham将匕首插入他儿子的心脏,Abrham就无条件地照做了,以此表现对上帝的权威的忠诚。

《辛德勒的名单》,最触目惊心的镜头,就是德国人井井有条地把犹太人的牙齿、头发、皮肤、眼镜、首饰…….分门别类地放置整齐,用来做地毯、衣服的原料……而柏林、慕尼黑的广场上,人头攒动,看到远处阳台上那个人挥舞手臂,听到他声嘶力竭的演讲,男人们热血沸腾,女人们热泪盈眶,一种可怕的能量导致了一整个民族的癫狂,其根源就在于对权威的迷信。

应用

这个效应被看作是军事训练、战场战斗的心理基础:在特定场合里,命令第一,必须服从。这种绝对服从的心理也出自被试者个体的自我安全需要:只有服从命令,才能确保自身安全。

消极面

它能使人们不动脑筋,削弱同情心而做出伤害他人与社会的事,上了“权威”人士的当。

 

与之有关的实验和电影

世界离独裁有多远?35岁的德国导演丹尼斯.甘赛尔(Dennis Gansel)透过他杰出的电影《浪潮》(Die Welle)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
本片基于1967年美国加州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只是将环境置换为全球化引发的危机日益显现、新纳粹开始抬头的今日德国社会。在美真实事件里,那位美国老师是以出现告密风潮而结束教学实验。而在电影《浪潮》里,编导设计了一个疯狂的场景:深陷极权主义泥潭的学生不能自拔在开枪打伤同学后吞抢自尽。

http://www.ronjoneswriter.com/wave.html

他们无法理解法西斯主义,但突然间,他们成了这场运动的一部分。1967年,在美国的一所高中里,教师Ron Jones大胆地进行了一场实验:他向他的班级灌输纪律性和集体精神。“很快,事态的发展就失去了控制”,多年后,一位当时的学生回忆道。
Ron Jones束手无策。时间:1967年4月,地点:加利福尼亚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历史课,主题:第三帝国。一个学生提了个问题,为什么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犹太人不知情?为什么无论农民、银行雇员、教师还是医生都声称,他们并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的惨剧?Ron Jones不知道如何回答。
下课之后,这个问题仍在Ron Jones的脑子了不断盘旋。他决定,大胆地进行一项实验。他要重建纳粹德国,一个微型的纳粹德国,就在他的教室里。他想让他的学生们亲身体会法西斯主义,不仅体会其恐怖,也体会其魅力。星期一,他站在讲台前,不同于以往,他开始向他的班级下达命令。
“Jones先生因其激进的教学方式而备受争议”,他当年的学生Phillip Neel说道,“有一次,他把我们分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必须整天遮住眼睛活动,籍此让我们理解,什么叫信任。”还有一此,这名激进的教师禁止一部分学生,在几天时间内使用教学楼里特定的洗手间。“他想让我们体会,什么是宗族隔离”,Phillip Neel回忆道。这名当年的学生现在是电视节目制作人,目前正制作一部关于Ron Jones 实验的纪录片。
玉不琢,不成器
Jones不仅仅因其激进的教学方式闻名,他同时也是学生的好朋友。他住在一间树屋里,玩朋克音乐。但在某个星期一,他命令他的学生,端正坐姿,抬头挺胸直背,双脚平放,双手背后。接下来的是速度训练:起立,坐下,一遍遍重复。最后他让学生站到教室门外,等他发出信号后,学生们跑回座位坐下。Jones记录下了时间, 5秒,无声的5秒。而做到这一点所需的,仅仅是几分钟的练习。
Jones更进一步。他让学生阅读文章,接着开展讨论,但必须遵循严格的规则:想发言的人必须起立,站到桌旁,先说“Jones先生”,然后才允许发言。发言时必须言简意赅,口齿清楚。谁要是回答的时候心不在焉、随便应付,就必须重新回答一遍,甚至不断重复。
Jones坚持他的原则,并渐渐对结果感到惊讶。捣蛋鬼变成了榜样,他们的勇于发言,见解独特,答案明确。回答问题的也不再仅仅是那几张老面孔,无论是问题还是答案的水准有了惊人的提高。学生们注意力更集中,听讲也更专心。Jones原先以为,学生们会认为**型的教学方式可笑,会抵触,不配合,但结果恰恰相反。要求学生们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很简单,意外得简单。学生也变得更加有效率。
“他是我们信任的老师”
星期二,他踏入教室,迎接他的是一片肃静。所有人在课桌后坐得笔直,虽然并没有人这么要求。他们的聚精会神,表情充满期待,没有人交头接耳。他们在等他,Ron Jones,他们的老师。他在黑板上写下:“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然后开始讲课。学生们认真听讲。下课时,他用手做了一个简短的动作:手臂前伸,手掌先向上,再向下滑出一个曲线。一个波浪。Jones把这个手势定为班级的问候礼。在学校里和大街上用这个手势表明身份,身为这场运动的一份子。
Jones把这个问候礼称为“第三浪”。浪潮总是以三波的形式到来,最后一浪,即第三浪冲上沙滩时是最强劲的。没有人意识到,这个名称和“第三帝国”何等相似。
“Jones先生他是我们信任的老师。我也参加了,一切都似乎很有趣,感觉是场游戏。至少刚开始时是这样”,Neel回忆道。他当时只是觉得挺这位老师上课很有意思。
相互告发-为了集体的利益
接下来的几天,Jones仔细观察校园里的一举一动。在咖啡厅、图书馆、体操馆里,学生们见面时用“浪潮”手势打招呼。这个实验已从教室扩展到了整个校园。
星期三,Jones分发了成员卡,其中三张上有一个红色的叉。拿到这三张卡的人被委以特殊的使命:检举不遵守“浪潮”规定的人。随后,Jones又开始“布道”了,从行动,投身集体,一直说到自我堕落。他被他自己的话感染了,他摇摆于领袖和老师的双重角色之间。他为他充满干劲的学生骄傲,为他们的成绩骄傲,为他们的团结骄傲,他为他自己骄傲。
紧接着,告密的风潮到来了。他只委派了3个学生检举批评者和反对者。结果却来了20个人。他们毫无保留地告发他们拿“浪潮”开玩笑的朋友,出卖他们对“浪潮”表示怀疑的父母。一切为了集体的利益。这场运动在三天之内已经成为了他们生命的全部。
“从那一刻起我意识到,事态的发展已经失控了”
“我当时虽然参加了,但应该算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Neel如今说道。有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运动中,但也有学生从根本上反对这场运动。“一次课间,我对我最好的朋友说了一个关于‘第三浪’的笑话,结果第二天,Jones先生在所有学生面前提到了这事,从那时起我开始感到害怕。” Neel清楚,肯定是他最好的朋友告发了他。“而那时他只是面无表情地望着前方。从那一刻起我意识到,事态的发展已经失去了控制。”
当看到如此多的学生为了这场运动毫无保留地出卖朋友,Jones也感到害怕了。他必须找到一条出路,来中止这场实验。但如何才能做到?
星期四,课堂里的人数已从30人涨到了80人。新来的都逃掉了原本应去的课。Jones宣布, “第三浪”是全国性青年运动的一部分,目的在于促进国内政治体制变革。星期五中午12点,将会由总统候选人正式宣布组织的成立。学校里也会有相应的公告。
一个奇异的巧合让这个声明更加可信:时代杂志上整页刊登了一个名为“第三浪”的木器产品的广告。学生们被鼓舞了。 “当时没有人对Jones先生表示一丝怀疑”,Neel回忆道。
“我们差一点就成为了优秀的纳粹”
星期五中午,学校大礼堂。超过200名学生笔直地端坐在那里,天花板上挂满了 “第三浪” 宽大的横幅。Jones作了简短的致辞,200只手臂对着他举起,做了“浪潮”问候礼。这场实验只进行了五天,却是漫长的五天。
“当然”,Neel说,“我也在场,作为外人很难想象,短短几天内形成了何种团体的压力。”
礼堂内,Ron Jones打开一台电视。出现的只有雪花。学生们等待着。屏幕上除了雪花别无他物。学生们仍然等待着。他们已经习惯了纪律和服从。几分钟后,终于有人问道:“不存在什么领袖,对不对?”礼堂里炸开了锅。Jones开始讲话,不再大声、严厉,而是柔和、带着自责:“没错,但我们差一点就成为了优秀的纳粹。”
没有人愿意提及这场实验
Jones给学生们播放了一部关于第三帝国的影片:帝国党代会、集体、纪律、服从,以及这个集体的所作所为:恐怖、暴力、毒气室。Ron Jones看着一张张不知所措的脸。最初的那个问题得到了回答。他说:“和德国人一样,你们也很难承认,竟然做得如此过分,你们不会愿意承认被人操纵,你们不会愿意承认,参与了这场闹剧。”
他说得没错。第二天,学校里笼罩的压抑的气氛。没有人愿提及这场实验。“我自己当时陷得不深。所以对我来说,这只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但其他人从此对此只字不提,直到Philip Neel因为纪录片和他们联系。
Neel在收集材料时得知,许多人感到尴尬,居然如此轻易地被“浪潮”席卷。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原本不是Jones班上的,但为了“第三浪”,他们逃了原本该上的课。“那是1967年,他们中许多人当时热衷政治”,Neel解释道。“他们参加了学运,甚至黑豹(60年代美国黑人运动)。他们当时都感到无比震惊,如此轻易就放弃了自由。”
“这个实验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我们中的很多人孤独、缺乏家庭的温暖、集体的关心,缺乏对一个群体的归属感。即使把这个实验放在今天,也会得出同样的结果……去你们当地的学校看看,那里找得到民主吗?”
——Ron Jones某次采访时的回答

 

电影剧情

  汽车摇摇摆摆,车外人来人往,影片《浪潮》在一片轻松而热烈的摇滚音乐中开场。这是一所普通的德国中学,主人公赖纳·文格尔(Rainer Wenger)是该校一位老师。不巧的是,今天他被告知自己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被另一老师抢先一步,而且事情已毫无回旋余地,文格尔只能硬着头皮在接下来的"国家体制"主题活动周上主讲他并不喜欢的"独裁统治"。
故事就这样围绕着接下来的一周展开:
星期一。文格尔来到教室时,教室里一片自由散漫的气氛。显然,文格尔并不适应这个课堂以及他将要讲的课。"如果我是你们会去上无政府主义的课,而不是听这倒霉的独裁统治。" 这是他的开场白。当他将"Autokratie"(独裁统治)写在黑板上时,学生们仍在看闲书、发短信,东倒西歪,以至于文格尔不得不停下来希望大家"给点反应"、"好歹这一周要打发过去。"然而,就在大家七嘴八舌、漫不经心地讨论独裁统治时,文格尔陷入了深思。显然,他并不相信学生们所说的"纳粹已经远离我们了,我们德国人不必总带着负罪感。"或"独裁统治不可能发生在今天,因为没有民众基础。"课间休息后,文格尔让学生重排桌椅和座次,他准备做一个试验,让学生们体会独裁的魅力。文格尔说,独裁的主要特征就是"纪律性"。通过口头投票,最后文格尔成为课堂上的"元首"。接下来他要纠正大家的坐姿,而且发言时必须站立,必须尊称他"文格尔先生",不服从者可以退出。
星期二。文格尔再次走进教室时正襟而坐的学生们向他齐呼"早安,文格尔先生"。 "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这节课,文格尔要求大家站起来像军人一样踏步,"感觉所有人都融为一体,这就是集体的力量"。而且,踏步的另一个目的是,一起将楼下的"无政府主义课"踩在脚下,"让我们的敌人吃天花板上的灰"。显然,通过这种集体行动,文格尔试图给"独裁班"的学生们一种优越感– "无论表现怎样,我们这个班也比楼下的’无政府主义班’要好"。接下来,文格尔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是否需要穿着统一的服装,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将一种廉价的白上衣与牛仔裤定为他们的"制服"。
星期三。课堂上,只有女生卡罗继续穿着她的红上衣,其他学生都如约穿上了白衬衫。制服使卡罗陷于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她仿佛不属于这个集体。上学路上,她的男友在说她"自私",而现在文格尔几乎无视她的存在,同学们也不和她讨论,并视之为异类与不合作者。有人建议给班集体取个名字,最后"浪潮"从" 恐怖小组"、"梦想家俱乐部"、"海嘯"、"基石"、"白色巨人"、"核心"等名字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红衣女生被冷落,她提出的"变革者"无人响应。这节课还定下了"浪潮"的标志。当晚,"浪潮"成员开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张贴他们的浪潮标志。
星期四。在"浪潮"组织中获得归属感的成员们的创造力也被激发出来。课上有人动议,既然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手势,浪潮也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手势。这是一个右手在胸前划波浪的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浪潮",并以是否做这个手势与他人划分界线。甚至连卡罗年轻而玩世不恭的小弟弟也加入进来,甘愿为"浪潮"把门,凡不能做浪潮手势的人,都不许进学校。卡罗越来越觉得情况不妙,她奉劝文格尔立即中止这个游戏,因为他"已经控制不住局势了"。
星期五。课程接近尾声,文格尔希望大家将参与"浪潮"的体会写下来。文格尔激进的教学方式同时受到来自校方与家庭的越来越大的压力。因为情绪失控而掌掴女友卡罗的马尔科后悔不已,乞求文格尔能中止这一切,并指责这所谓的"纪律性"不过是法西斯的一套。文格尔知道,一切该结束了。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如期漂亮的结尾。当晚,所有浪潮成员都收到文格尔发来的一条短信:事关"浪潮"的将来,周六12点务必在学校礼堂开会。
星期六。学校礼堂。文格尔让学生关闭了礼堂。在选读了几篇学生们关于"浪潮"的体会后,文格尔发表了一番振奋人心的演讲,并煽动学生们将其间提出异议的马尔科揪上台来。在一片"叛徒!叛徒!"的高呼声中,马尔科被争先恐后的学生们举到了台上,以接受惩罚。事情本来到此为止,接下来文格尔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法西斯当年做的",并宣布独裁实验结束,"浪潮"从此解散!然而,不幸的是,事情并没有按着文格尔的意愿发展下去。狂热分子蒂姆拔出了从网上购得的手枪,乞求文格尔不要解散"浪潮"。"浪潮"是他的第二生命,他绝不允许背叛,即使文格尔也不成。电影由此进入高潮,蒂姆枪杀了一位同学并在绝望中吞枪自尽,重重地倒了下去。
这就是"浪潮"的故事,或者说是一个"纳粹速成班"的故事。它速成亦速朽,然而一切顺理成章。

WIC和哥伦布科学馆(COSI)

刚来哥伦布时,Sharon告诉我们可以申请妇女、婴儿及儿童营养计划(WIC),查了一下,美国农业部提供,单人月收入小于1670美元的孕妇或5岁以下小孩都可申请,三口之家的标准是月收入低于2823美元。只要居住在美国都可以申请,包括我们这种老外,每个月可以凭票在几个主要的超市领取牛奶、鸡蛋、水果、麦片之类,算起来差不多价值40美元。据说如果是6个月左右的婴儿的话,每个月可以补助80-130美元。申请手续非常简便,当场就可以搞定。

WIC俗称奶票,另外还有另一个以居民为主称为饭票的补充营养支持计划(SNAP)。按今年标准,如果单人月毛收入小于1174美元且净收入小于903美元,三口之家月毛收入小于1984美元且净收入小于1526美元,即使有房有车,也有资格申请。

申请到WIC补助后,附带会有其他优惠。昨天Sharon带我们一家去哥伦布科学馆,即科学与工业中心(COSI)。出示WIC证明,原价88美元的家庭年卡出25美元就行了,全家可以不限次来参观。

科学馆起初位于Memorial Hall,1964年开放,1999年移到市区,新馆由日本知名建筑师矶崎新设计,面积320000平方英尺。里面的展览让人想起上海科技馆。尽管没有上海科技馆那么大,但还是很有特色的。参与、体验性项目非常多,印象比较深的有:街道边的老式电话会突然响起来,拎起话筒可以听到说话声;电话转接间可以让儿童自己插线听到不同声音;播音员假人做得很细致,甚至考虑到不定时眨一下眼睛、转一转眼珠;潜水艇、航天器等可以钻进去;各个月份的胎儿标本;老式的电视转播间(让人想起上海科技馆的电视转播间,都可以让小孩进去主持节目,只是一个黑白,一个彩色)……最重要的是人不多,不用排队。

 

由于只是半天的行程,大部分去了小孩玩的地方,看得出还有很多地方等待以后再来。另外还有很多现场表演和活动也待以后再来参观。电影院和泰坦尼克实物展需要另外购票不去了,不过据说电影院每年有几次免费场。

 

 

网上抄两张图:

与展馆隔河相望的是市区莱弗克-林肯塔(LeVeque Tower)。与这个摩天大楼真是没缘,来了几次不是相机坏了就是没带相机。上次已经到了河边,没想到过了桥还有这么一个好去处。

 image

COSI全貌:

image

 

手机拍的正面图:

image

 

入口

image

儿童活动区

image

 

 

老鼠投篮表演和喂老鼠

image

 

无源之水,和上海科技馆的一个原理,不过这里是给幼儿玩水的地方

image

 

幼儿喷水区,体验水的压力驱动各种水轮

image

 

image

image

触摸绘图

image

漂浮空中的小球

image

image 

直升飞机

image

救护车

image

 

X光室

image

image

眼科诊室

image

image

 

供儿童钻入的潜水艇

image

室外科学公园体验杠杆拉起汽车

image

“瓶子山”公园(Hocking Hill State Park)

 

没有车,一直未能远游。这个周末老婆的堂弟夫妇开车带我们Hocking Hill两日游,终于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周末。他们的车碰巧有点小问题,租了辆车开过来,租车一般都租好车过过瘾,但每天租费只要25美元,考虑到到小饭店吃一顿中餐快餐也要5-8美元,租车的费用还是非常便宜的。2个半小时开到我们家,1个小时开到位于俄亥俄州Logan县的瓶子山(Hocking Hill)。

哥伦布地处平原,至今未看到山,如今终于一得山景。这里的山外表上看上去平淡无奇,就像上海的佘山一样矮小,像个小土堆。但每次进入山中峡谷,景色还是让人眼睛一亮,简直是别有洞天,到处是悬崖、洞穴、参天大树、溪流瀑布。尽管比不上国内的名山大川,但还是不虚此行。

这里地方非常大,而且所有景点都免费。非常适合开车来。尽管拖家带口只游了有限的几个景点,有些景点也只是挑主要的地段走了一下,但如此好的天气、如此好的环境,还是非常惬意。

 

抄一段:

    “瓶子山”公园(Hocking Hill State Park)位于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市东南方向约60英里处,占地2,356英亩。公园地区在3.5亿年前是当时覆盖俄亥俄州的浅海中的一个三角州,几亿年的沧海桑田造化了公园内的巨型砂岩石洞、瀑布等丰富的地表景观。公园地区也可观赏到一万年前上一次地球变冷时在俄亥俄州地区遗留下来的植被,如参天的铁杉、加拿大水杉、黄桦树与黑桦树等。“瓶子山”公园的石洞中留有7000年前印弟安衣冠文物遗迹。18世纪中叶几个印弟安部落在这里定居过。“瓶子山”公园(Hocking Hill State Park)的名字就是来自流经公园的一条被当时印弟安人叫做“Hockhocking”的河流。Hockhocking是印弟安语中的“瓶”,“Hockhocking River”(“瓶子河”)的叫法也是来自于这一区域的峡谷地貌特征。

 

 

入住山中木屋,看不到人,预订时得到密码,在墙上输入密码拿到钥匙自己进去。

 

image

 

 

屋后树木林立,据说下面是条河。

 

image

 

双层复式,正好适合两家住。

 

image

 

 

第一站,老人洞(Old man’s cave)

 

之所以叫老人洞,是因为十九世纪一个叫Richard Rowe的隐士把这个洞穴作为他的家,以此得名。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第二站:雪松瀑(Cedar Fall)

ALIM0554 拼接 HockingHill雪松瀑

 

 

各个景点有井水供洗漱和解渴。

 

image

 

阳台上的烧烤

 

image

 

第二天,第一站: 燃灰洞(Ash Cave)

 

公园里最大的岩洞。

image 

 

第二站:Conkles Hollow山崖景观

 

长满青苔的枯木上各种菌类植物

 

image

 

三片叶子的有毒植物

 

image

 

到处倒伏的古树

 

 image

 

image image

 

彩色的草坪

 

image

 

 

第三站:岩石屋(Rock House)

image

 

image

 

相机在这里摔坏了,正好也基本上到了要回去的时间。这个牌子为“爱国者”相机,在甘肃被灌了沙子,在美国又被女儿几经摔打,死而复活。今天终于摔下半山崖,满身伤痕,镜头又打不开了,不知过些日子再摔摔打打能否再次复生。

女儿语录-玩具,手机

女儿在上海尽管玩具也很多,但对玩具非常宝贝,总是不肯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这里经常有人送玩具给女儿,得来容易心态也就不同了,对玩具的占有欲也没那么强烈了。

一日女儿在外面玩得不肯回家,我只得说,家里的门好像忘记锁了(后来发现真的是忘记锁了),别小偷进来把我们的玩具偷走了”。女儿说:“玩具被偷走也没关系的,妈妈只要说我们没有玩具,就有人送玩具给我们了。”

 

聚餐回来途中,我各个口袋翻着找手机,怕手机丢外面去了。女儿说:“手机丢了没关系的,以后我在妈妈电脑上玩游戏就行了。”我说:“但手机丢了就没办法打电话了呀。”女儿说:“你可以用妈妈的手机打电话呀。”

洋葱,橄榄球,Thanksgiving,蒲公英

 

洋葱:

买来的洋葱在冰箱里放了几天发芽了,网上一查,洋葱竟然可以像水仙花一样养在水里,如今已经长这么高了。以前洋葱都是吃鳞片的,没想到还可以养出来吃叶子,今天剪了几根烧菜。它的叶子看着像大蒜叶,扁扁的。但捏着就会发现其实是空心的,和我们的葱很像,味道也差不多。怪不得叫洋葱,和葱本质上一样的。以前叫了这么多年洋葱,倒没把洋葱和葱联系在一起。

image

 

橄榄球:

前天带女儿逛学校图书馆,女儿竟然发现了一排幼儿读物,遂借了拿到门口的草坪上看。草坪上依旧非常热闹,飞盘、风筝、各种不知道名字的球类运动、基督教演讲和激辩、日光浴、一群人围坐边弹边唱、遛狗、不知名的练功……正给躺着女儿讲故事,一个橄榄球滚到身边,一个学生模样的人走过来,由于我是躺着,不高兴爬起来帮他捡了,继续讲故事。谁知道这个人捡起了球却递给女儿,对女儿冒了一句:Youky。没听懂,估计是让女儿摸一下橄榄球,感觉一下。于是让女儿摸了,随之那个人竟然留下球就走了。原来是把球送女儿玩了,回味一下他刚才说的,应该是“You keep it”。第一次拿着橄榄球,发现竟然轻得像泡沫一样,捏着又有弹性。以前看人家玩橄榄球还怕砸到自己,现在发现其实砸在女儿头上她也不觉得疼只觉得好玩。后来一想,橄榄球就是一种球呀,和我们玩的其他球一样,只是形状像橄榄而已。以前只注意到橄榄的一面,倒没把它和球联系在一起,没想过它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球。

 

image

 

Thanksgiving

躺在床上,回忆着家中的一切家具,两张席梦思、餐桌、办公作桌、厨房桌、几张餐椅、电脑椅、沙发摇椅、沙发躺椅、多人沙发、三个橱柜、各色餐具、调料、锅碗瓢盆、自行车、满抽屉的毛巾、满屋的玩具……真得好好感谢人家,感谢人家给了这么多东西,一个词从头脑中冒出来:Thanksgiving,感恩。以前学这个单词时就在想“感谢+给予”当然就是感恩啦。我们现在正是感恩状态啊。不过人家常说,不要谢我,感谢上帝就行啦。想想也是,从他们来讲,帮助需要的人是上帝赋予他们的使命。从我们来讲,要不是上帝,我们也得不到这么多照顾啊。再想到感恩节,以前只单纯地学习Thanksgiving这个词,没把感恩、感谢给予和上帝联系起来,现在看来这中间的关系真是微妙。

 

蒲公英

初春过去,花儿全谢了,到处都只有各种亮度的绿色。不过大多数绿色的草坪中都长满了蒲公英,虽然没有山,也想到漫山遍野这一词。不过这些蒲公英都很小,飞不远,不像记忆中的一吹开像一个个降落伞、又像水母一样非常轻盈的感觉。前天和女儿在一户门口发现了下面这个植物,先还以为是像棉花之类的东西,摘过来一看,里面长满了无数像蒲公英一样的东西。打开一看正是小时候玩蒲公英的感觉,可以飞很远。

 

image

宝刀未曾老

尽管抱定享受生活的态度,但还是没有经受住项目的诱惑。

副导师拉我做一个政府网站,导师对副导师说:“他对这个不感兴趣”,副导师对我说:“这个项目对你有好处的。”这句话已经听了N遍了,在我而言,不需要自己去奋力争项目,而是可以自己挑项目做,这种好事不知道多久能轮到一次呢。上帝一般会给人两次机会,我已经放弃了导师给的挑选项目的机会了,副导师这个机会又来了。所以尽管在这里做项目对我意义不大,副作用不小,但终于还是没能抵挡得住诱惑,半推半就地上手了。

手头在做的项目目前阶段本质上是基于Ektron的GIS二次开发,带了两个一年级的研究生在做。

读大学时对一个告诫印象很深:从底层程序员奋斗上来的项目管理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凡事都自己亲自动手,因为技术熟,老是会觉得别人做得太慢,于是忍不住自己动手,但项目最终不可能一个人完成,结果就会造成项目的失败。

但手头带的两个研究生也的确做得太慢了,几乎每个技术问题都拖着,在连客户都已经丧失耐心的情况下,不得已还是得自己亲自上阵了。

面对从未接触的东西,连续几天突击安装系统、下载参考手册、一个个技术难点动手攻克,自己开发了一个演示网站,并且把它教给学生。感觉上像回到了刚工作的几年:突击学习新技术、教会别人,每天处于亢奋中,每天都有新的成就感。非常有成就感。学生几周做的事情自己一天就能搞定,感觉自己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丝毫不减。

一直以来都认为计算机是吃青春饭,在我们读书的时代,理论和经验尽管不足,但计算机方面的动手能力比起自己的老师来说都要高个数量级。所以自己也一直提前做好准备,随着年龄增大而有意识地少动手实际编程,尽量多钻研架构、模式、管理等方面。但现在看来,至少到目前,宝刀尚未老,动手能力至少比起手头带的学生而言还是要高一个数量级的。

做具体项目的好处是可以增加融入的感觉,这种融入带来的安全感对我至关重要。编程则是我的爱好,也是最容易获得成就感的事情。但做具体项目的缺点是破坏人平和的心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扼杀人的创新。

学生很忙,比老师还忙。国内也是这样,和副导师交流下来似乎这里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再游哥伦布动物园

周六再游哥伦布动物园,主要原因是公园针对低收入人群发放赠券免费开放一天。Daniel的妈妈领到了六张赠券,开车带上她的儿子、我们楼上的Connie和我们一家三口中午出发。

大概是周末再加上免费,动物园人山人海,感游玩像回到了中国。里面活动很多,不光免费还有很多地方可以领小礼品,比第一次来热闹多了。重点参观了上一次没有游玩的亚洲区,感觉比上一次其他几个区都要有气势,不负它的受欢迎程度。尽管拖家带口很多该玩的地方还没来得及去,但还是蛮有感觉的。

 

路上有三个扮公主的不断问大家想不想拍照片,当然想了,来张公主照:

image

 

这个老鼠是女儿自己发现的,很开心地跑过去拍照。

image

 

巨型蜘蛛

image

 

门口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让人摸

image

体型最大的蝙蝠

image

 

摸海星

image

 

大象和小象

 

image

 

羚羊的领地

image

 

虎窝1

image

 

虎窝2

image

 

狮群

image

 

瀑布旁的丹顶鹤

image

image

 

飞到顶上的鸭子?鹅?

image

继续摸羊

image image image

世博排行榜–转载:上海世博会没有告诉你的秘密

时间:05-02 | 来源:中国网

核心提示: 我们必须把沙特阿拉伯馆放在第一位。因为,沙特阿拉伯馆不仅是本届世博会投资最大(14亿人民币)的展馆,在所有50个自行出资,自行设计的老牌世博展馆中也是唯一将友谊放在第一位的世博馆……

 

秘密之一:最友好的世博馆

我们必须把沙特阿拉伯馆放在第一位。因为,沙特阿拉伯馆不仅是本届世博会投资最大(14亿人民币)的展馆,在所有50个自行出资,自行设计的老牌世博展馆中也是唯一将友谊放在第一位的世博馆。沙特阿拉伯馆的主题就是“中阿友谊永世相传”。从沙特阿拉伯运来的树枣椰树以及整个展馆船体形象更突出表现了从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中阿友谊的源远流长。虽然我们当初还是从那场沙特阿拉伯故意0:5输给新西兰的假球开始才注意到这个未同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但是打那以后,沙特阿拉伯一直都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汶川地震,沙特阿拉伯捐款数全球第一便是证明。

 

秘密之二:最想争第一的世博馆

在本届世博会中最想争第一的馆非澳大利亚馆莫属。全球金融危机曾经让许多参展国的工期受到延误,但是,从进驻世博工地第一天起,澳大利亚就把目标定在第一个完成建造世博馆的名份上。虽然这一目标受到第一个决定参加世博会的以同样目的为定位的加拿大馆的强有力挑战,虽然加拿大馆全部从国内运来杉木建造场馆,甚至还请出大山为形象代言鼓舞士气,但是最终,澳大利亚还是顺利地第一个完工。由于第一个完工,所以他的布展也比其他场馆更从容,更注重细节,布展质量也一定有完全保证。最重要的是,由于第一个完成建设,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视察世博现场时就决定最先走进澳大利亚馆,成为澳大利亚馆参观贵宾册上的第一人。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让整个澳大利亚参展方大受鼓舞,逢人便要拿出来显摆。

 

秘密之三:最想在晚上争第一的世博馆

澳大利亚馆争到了一个第一。白天100家世博馆争奇斗艳,各显神通,一定很难分出胜负和第一。于是许多世博馆打起了晚上的主意。英国馆就因此而占了先机。因为英国馆在设计的时候,非常有远见地模拟了世博会的晚间效果。整个英国馆外墙表面用了6万多个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每一个触须顶端都包含着一个LED发光二极管,帮助触须形成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营造夜晚璀璨迷人的光影盛宴。虽然白天英国馆看着有些怪怪的,只能挣一些另类的打分。但是到了晚上,英国馆特殊的光彩注定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游客。在感叹英国馆的标新立异的同时,你会更加体会到世博会其实也是一个没有硝烟,只有目光和灯光的战场,一场国与国之间关于科技和创新的竞争。

 

秘密之四:最聪明的世博馆

 

澳大利亚,英国各现神通。而咱们自己的参展方也体现出东方的文化和智慧。黑龙江馆就是这么一个运筹帷幄,很有大局观的世博馆。作为国内地方联合展馆,如何在中国馆的宝鼎下,如何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对手面前赢得尊重和青睐肯定会是很大的挑战。黑龙江馆不争白天第一,不争晚上第一,而是要在季节上争第一。他们此次参展的主题是《最美的冰雪世界》。你想,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半年的漫长过程,期间最长的季节为夏季。上海夏季白天的烈日和晚上的闷热是出了名的。被世博会热浪烤焦的观众,在6月至9月哪个不想挤进黑龙江馆享受一下冰雪世界呢?东北人粗中有细,也不缺精明!

 

秘密之五:最时尚的世博馆

一谈到时尚,法国馆岂肯放过。法国馆也是本次世博会后会被保留下来的展馆之一。这次法国馆来上海的口号是,给中国人民送礼,让中国人民体会到生活的鲜美。法国馆是这次世博会上在衣食住行方面为观众准备最多互动节目的场馆。他们会邀请时尚的中国观众穿上巴黎最时尚的时装走上同巴黎一样的T型台当一回法国模特,敢于穿内衣时装上台的观众还有大奖;他们邀请中国新人在法国馆举办法国式的婚礼,费用全免还赠送最著名,最昂贵的法国香水;(你是否有成婚的冲动)。

 

秘密之六:最雷人的世博馆

还是法国馆!法国馆居然准备从国内派七架包机运送梵高、赛尚等画家的七件从未在海外展出的稀世珍品来法国馆展览。法国馆届时全程24小时中国武警等部队保护。你一定会感到困惑,为什么七件艺术品要派七家包机分别运送呢?法国馆长的回答很雷人:“七件珍品均是法国国宝,不能放在一架包机里。万一坠机了,七件宝贝全没了,我就会成为全法国的千古罪人。”够雷人的,完全的西方风险意识。

 

秘密之七:最想开门营业的世博馆

泰国馆的外形是典型的庙宇形象,但是泰国人习惯的旅游经营思想让他们斗胆准备在泰国馆内开办泰式按摩生意。这一设想虽然被世博局断然拒绝,但是,世博局还是开了一个口子,同意泰国馆以展览的形式展示泰式按摩的风采。泰国人意犹未尽,放出话来,他们准备在世博期间在泰国馆展出列入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袖珍人。(在此有必要提醒各位,虽然是袖珍人,咱们中国观众也要有礼貌,有爱心地对待他们。不要现场把别人当怪物。虽然是袖珍人,毕竟也是人啊!)

 

秘密之八:最勾心斗角的两个馆

 

卢森堡馆

最勾心斗角的展馆非卢森堡和比利时莫属,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卢森堡虽小却一直以欧洲的心脏而自居。他们这次的展馆虽小但是名字很大,“卢森堡大公国”。不买账的比利时也一直认为布鲁塞尔是欧洲的中心,而这两家又紧挨着,届时一定大打眼球战。为了加强欧洲中心的位置,比利时馆这次花了大血本,拿出自己展馆的三分之一场地免费给欧盟(欧盟是以前从来不参加海外展的组织)共展。比利时人还把国内最有名的巧克力工厂搬进了自己的展馆,每天为游客免费派送现场生产的巧克力。在他们的馆内活动中获得优胜的观众还可以得到珍贵的比利时钻石!打住,不再透露了,再说下去,卢森堡馆长要失眠了。

 

秘密之九:最吸引孩子的世博馆

暑期是孩子们参观世博的高峰时段,也是国家的未来,世博的未来。俄罗斯馆以及荷兰馆以此为契机,大打儿童战。这两个场馆将是最吸引孩子目光的世博馆。最想要吸引儿童的俄罗斯馆以12个类似俄罗斯套娃的村落悬浮空中,形式古代斯拉夫人的小村落,象征生命之花,世界之树的根系。荷兰馆不光有荷兰风车及众多荷兰传统式样小房子,还有一条特殊而螺旋的欢乐节(Happy Street)。家长们带孩子去感受一下吧!

 

秘密之十:最想跟中国文化套近乎的世博馆

最想跟中国文化套近乎的是波兰馆。虽然波兰总统当年是第一个表示不出席奥运会的国家元首,但是,这次世博会的参展方却改邪归正积极得很,而且硬是用中国的剪纸作为自己的外墙。因为波兰传统的剪纸同中国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秘密之十一:最高科技的世博馆

没办法,虽然恨小日本,但是人家拿得出东西。日本馆自己投资9亿人民币,在所有展馆中虽然屈居亚军,但是,他的馆内会展示14项当今世界首次亮相的高新科技。日本人有极其重视世博会的传统。因为他们深知,每一届世博会上的一些创新科技都可能成为今后几十年引领科技运用的先驱。从电信、建筑等行业来看,历届世博会都证明了这一点。

 

秘密之十二:最暗藏机关的世博馆

 

丹麦馆这次主打的形象是安徒生童话中的小美人鱼。小美人鱼这次从丹麦启运来上海受到举国重视,众多媒体更是一路跟踪到上海直播。因为,小美人鱼百年来还从未离开过丹麦本土。而且,此次小美人鱼不仅满载着对中国人民的友好,而且身上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原来,丹麦的小美人鱼身上将暗藏摄像系统,她将记录下所有到其跟前的参观者。所有参观者的表情都将被传回丹麦国内被全丹麦人民参观。此外,届时上海的艺术家还会在其身边塑造另一尊一模一样的小美人鱼让现场观众有奖竞猜。

 

秘密之十三:最低的世博馆

墨西哥馆在地面没有建筑,只有一大群抽象的风筝雕塑。他的展馆在地底下。在那里墨西哥人独具匠心地挖通了一条直通墨西哥的隧道。观众们可以在隧道这一头看到另一头墨西哥人的生活。身着民族服装的墨西哥真人在地球另一端载歌载舞,友善地同你们招手,“我们离得最直接”是他们的口号。因为,根据纬度,上海所在地理位置的脚下,对面就是墨西哥。

 

秘密之十四:最性感的世博馆

也许,想走性感路线的世博馆很多。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巴西的热辣性感表演团已经在为世博跃跃欲试。巴西的桑巴舞团已经有连续几年参加上海旅游节游行的经验,因此,如何在性感上再加性感会是他们的追求。从巴西馆外形别致的绿色包装,到每天赠送游客巴西烤肉品尝的计划来看,巴西馆准备走绿色性感之路,为观众赠送肉香已经是事实。

 

秘密之十五:最想重塑本国妇女形象的世博馆

核合儿古堡现在是巴基斯坦的文化中心,已经被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收入名录。这次巴基斯坦馆正是以1:1复制了核合儿古堡而显得特别具有文化底蕴。有趣的是,巴基斯坦此次并不是仅仅想通过古堡展示巴基斯坦的悠长人文,而是更希望通过上海世博打破过去人们对巴基斯坦妇女保守封建的看法。巴基斯坦馆内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各类巴基斯坦美女,她们将用实际行动改变人们对巴基斯坦妇女的看法。什么行动,你进门才知道,这也算秘密中的秘密。

 

秘密之十六:最小恩小惠的世博馆

古巴的雪茄世界闻名。OK,秘密一语点破。摸准时间去古巴馆排队吧!

 

秘密之十七:最故弄玄虚的世博馆

 

德国人说,他们的世博馆是按中国的易经精髓建造的。我带一位对易经很有研究的外地老师去现场查看。朋友看了半天气愤地对我说:“这是甚么玩意!这哪是易经,这简直就是意淫嘛!”我觉得老师过份而且不雅,于是斗胆批评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面前人人平等!”德国馆!走自己的路,让易经说去吧!

 

秘密之十八:最富有的展区

虽然以沙特阿拉伯,日本为代表的国家馆自己出巨资投资世博会,但是他们却不是最富有的展馆。浦西的众多企业馆才是此次世博会上最肯花钱的。富可敌国,用在有些企业参展方身上是最恰当不过的。在此推荐大家口渴了一定要去可口可乐馆,累了一定要去上汽通用馆。暗示点到为止。

 

秘密之十九:最想借世界杯夺眼球的世博馆

 

西班牙馆以西班牙最著名的民族舞蹈弗拉门戈舞的舞者飘荡的裙子为外形。那里是最需要禁烟的地方,因为从材料上看,西班牙馆外墙都是草垫。然而,在一心表现民族特色的西班牙草垫下面却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他们的欧洲冠军,现在世界排名第一的国宝,西班牙足球队,若能在今年六月举办的南非世界杯上夺冠,西班牙队将会被邀请到世博会上争夺“眼球杯”。(够内幕的吧!)届时,卡西利亚斯、阿隆索、法布雷加斯、哈维、托雷斯如果出现在上海世博会,球迷们一定不要不相信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