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迹

5月底看完《马太福音》,也看了其他几个大同小异的福音片断。都是讲耶稣从出生到复活的生平。看的时候会想到《论语》。一个是记录耶稣说的话、做过的事,一个是记录孔子说过的话、做过的事。看里面的记叙,当时的人们和我们的想法类似:你说你是上帝派来的,要我们跟随你,那你显示个神迹给我们看啊? 这个问题在圣经里面由不同的人在不同场合反复问出来,甚至在钉上十字架时,所有的人也都取笑他:你要是上帝之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下来了我们就相信你了。这个问题似乎无解,如果真的有解的话早就被科学接受了。圣经里耶稣的应对方式在不同场合也各不相同,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很多都场合耶稣都是用各种技巧绕过去了。

 

但是不少基督徒说自己听到过上帝的说话,故校的Dr. Xin就是一位。4月13日,Rich的教堂中来自故校的Dr. Xin来分享她从不相信基督到相信的经历。Dr. Xin是搞艺术的教师,演讲非常精彩,语言风趣、非常真诚直爽,大家一路笑下来,大家不管是不是相信耶稣,至少都被她打动了。她刚来美国接触到基督教时和我们心里深处的想法差不多,觉得美国人怎么这么傻。但在生活的重重磨难以及多次自杀未遂的情况下跟从了耶稣从而获得了心灵的平安和充实。

 

演讲结束后,大家还在闲聊,一个女子不知从哪里飘过来,和我攀谈起来。我直言他们信基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神迹,我是受科学训练的,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是不会相信上帝真的存在的。她说关键是要打开心门,祈求圣灵进驻进来,上帝就会进入并充满你的,后来还问是否愿意让她为我祈祷,祈求上帝给我显示神迹。祈祷并不陌生,之前在华人教会也有人为我祈祷,都是一些祝福的话,于是就答应下来。

 

谁知她的祈祷与众不同,一开始还是一些祝福的话,后面要我跟着她说自己有罪,然后祈求上帝。华人基督徒总是会比较Push大家,不像老外一直会避免给人以Push的感觉。我一睁眼睛,说我没罪,我都是努力做一个好人的。她于是解释罪的定义,这点以前也听过不少解释,这个sink和中文的“罪”概念其实不一样的,很小的过错哪怕“私字一闪念”也算。再一想,早几年的时候自己是真的没罪,至少主观上没罪,但这些年算起来确实有罪呢。尽管说起来很不习惯,但想想如果真的能看到神迹、能听到上帝讲话的话,哪怕是科学意义上的幻觉,也还是很有价值的,于是一路跟着她的指示说下去。

 

一边闭着眼睛跟着她说,一边在研究她的手法。因为我觉得即使我看到神迹,也肯定是一种心理暗示或者幻觉。她的专业尽管不是搞心理学,但似乎很有心理学的经验,几句交谈就能看穿整个人,或者除非真的有上帝在帮助她。以前从来没和我接触过,说的句句话却都直击到我心里最柔软的部分,然后通过自我暗示给我提升信心。持续时间很长,后来半睁着眼睛看她时,见她手舞足蹈,想到了跳大神,于是一直想笑,但又得拼命忍住,毕竟人家是万分的好意。虽然天一点都不热,但她不停地做动作祈求上帝向我显现,早已大汗淋漓。后来我又逐步进入状态,她一会儿中文一会儿思维又切换到英文了。但感觉还是英文听了很入耳,不容易笑场。尤其听到River of peace, fill等词感觉很有力量。但我还是没有听到上帝说话,一直到牧师Rich过来,Rich为我祈祷几句后,她把说我已愿意接受上帝,把我交给Rich。

 

看来我们理解有所不同,愿意接受上帝只是一种可能性,是在看到上帝确凿的神迹时不排除接受上帝。如果上帝真的能充满我的心灵,能使人平和、充实,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但这和真正接受上帝还差十万八千里呢。不过还是得好好谢谢她,虽然没看到上帝,但她竟然和我没聊几句就能直击我心灵最柔软的部分,感觉像在做心理治疗。她说不用谢她,谢上帝就行了。她本来在门口没准备进来,后来一个念头进来了,结使我愿意接受上帝了,看来上帝让她进来是有目的的。

 

后续几天,留意着上帝有没有在我周围显现,但正如自己预料,并没有听到上帝在对我说话。渐渐地也就淡忘了这件事。

 

1. 山楂

约一周以后,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老外递了个吃的东西给我,我吃了一口,觉得是山楂卷,于是用英语说这东西的味道很像山楂。但讲到“山楂”这一词时不知道英语该怎么说,因为在国内从来不会用到这个词啊。憋了半天只得用中文说“山楂”这个词。谁知道这个老外懂一点中文,告诉我“山楂”的英文是“COW”。

 

梦到这里就醒了,突然想起来很好笑,初中就学过“COW”是母牛的意思啊,怎么变成山楂了? 难道COW还有一个意思叫山楂而以前没学过? 心中突然想到,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看来是上帝托梦给我向我显示神迹啊,因为我以前不大可能接触过山楂的英文单词的。准备早上起床后查一查字典,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就相信上帝吧。

 

挨到天亮,一查字典,很是失望。山楂的英文叫“HAW”,不是“COW”。看来上帝还是不存在呀。但仔细一想,HAW和COW的发音真是像啊,会不会上帝已经向我梦中显示神迹了,但我听力不好,把HAW听成了COW呢?

 

这个上帝也真是,显示神迹时还留了个尾巴。但这样到底是巧合还是神迹就说不清了,如果自己都不能说服自己上帝的存在,如何能真正信仰呢。

 

我没有因此而相信上帝,过了几周,又做了个梦,梦醒后心想如果这次的梦灵验的话就信了上帝吧。结果没灵验。我对此有三种解释,一种是:你看,上次确实是巧合。另一种是:上帝已经显示了这么多神迹给你了,你还是不相信,上帝不高兴了,以后不再看护你了。第三种更符合基督教的理念:圣经早就说过,不可试探你的主——你的神。

 

2. 钱-rich-借, for purpose

听过故校的Dr. Xin演讲后似乎各种巧合的事情突然多了起来,Dr. Xin回国之前,老婆在几个不同的地方都碰巧遇到Dr. Xin。

 

很多事情不能多想,一多想就会发现很多巧合。

 

故校校长姓钱,我的直接领导也姓钱,在钱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奔小康。然后在Rich牧师的教堂等待上帝显示神迹。在OSU在副导师Jay的带领下做项目。串起来就是:有了钱就Rich,没有钱得靠借(Jay)啊。

说起来,在OSU的感觉总是让我想起刚工作时在故校的感觉,工作如鱼得水,充满活力,受到全方位的正面的鼓励。只是在故校发挥的是我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在OSU发挥的是我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回想起来,感觉自己似乎被上帝一步步地安排到美国来了,似乎上帝这么做还真是有Purpose的。在故校本来呆得多好啊,连自己出国也缺乏动力。然后就不知哪里不对劲,所有的因素都在让我换学校,本来还有无数的借口扛着,但年复一年每个借口都逐步消失了,直到最后一个借口都消失了以后,只得匆匆忙忙换了个学校。换完了却仍旧不太平,一直到去年初赶着截止时间去上外报名,生活才有了希望,开始了一段全新的、从未经历过的生活。回想起来,QQ的头像象征着天堂的光辉(虽然耶稣不一定同意我的说法);MSN的头像竟然直接换成了教堂(看来真的和教堂有缘)。之前听到许仙与基督徒接触,还担心许仙同志会被基督教同化了。等自己临出国时,却发现逐步被教堂包围了,出国以后对基督徒不光十分尊敬起来,还有不少羡慕。老婆联系的Host Family是个牧师,我联系的Host Family虽然不是牧师,也是教会的干事。联系的房东也是个牧师。就像上帝安排好了的,一来就和三个牧师一个干事经常接触。而来之前在网上联系的房子,入住以后发现后门正对着一家教堂的门,左边隔壁对着另一家教堂的门。周围更是每过一条街就可以看见一两家教堂。难道上帝的Purpose是要我来和他接触?接触之后呢?

Purpose一词在基督教里用得很多,上帝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他安排的每件事都是有Purpose、有目的的。有的基督徒新认识我们时,就会说:“上帝让我认识我们是有目的的,我在思考这个目的是什么”。和基督徒接触后,博客里写自己的经历时自然就涉及到他们了。这也算是为上帝事工。在OSU,我自己给自己确定了研究方向,在Jay的鼓励下,坚定了对自己所挑方向的信心,并去读论文看有没有相关的研究。追根溯源,发现了一个牛人,想的竟然和我一样,而且几年前已经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追寻他的开篇论文,初见时也没觉得什么特别,最近一想他的标题,心中一惊,标题是 XXXX for purpose。真是绕来绕去绕不开上帝啊。

 

高中看《茜茜公主》的电影时,对有一段对白记忆深刻,大意是碰到不顺心的事要多想想上帝这么做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什么道理(又见Purpose)。网上又抄到另一段对白,当时也是印象深刻:

           孩子,要记住,当你感到忧愁和烦恼的时候,就到这儿来敞开胸怀遥望大自然。你能从每一棵树,
           每一朵花,每一片草,每一个生灵里,感到上帝无所不在,你就会得到安慰和力量……

Post a comment or leave a trackback: Trackback URL.

评论

  • jian  On 2010年06月27日 at 7:06 上午

    其实毫无意义,因为《圣经》与福音书上说的清清楚楚,只有“被选择者”才能得救。即便你再虔诚,你只要不是“选民”——也就是犹太人,或者白种人,你还是不能得救。这些年整个基督教系在西方都衰落了,只有黄种人中发展迅速。尤其是高丽人,还有因为“打倒一切”而信仰缺失的中国人。有信仰能做好事,会有心灵的寄托。这个说法只要你有信仰,那么为什么不可以是孔丘、乔达摩·悉达多、甚至穆罕默德呢?偏要是那个伯利恒的私生子。

  • Yingxiao  On 2010年06月29日 at 9:47 下午

    关键是至少在我的周围没有几个信孔丘、乔达摩·悉达多、穆罕默德的啊,没有有组织的活动、没有接触过真正的信徒。信仰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来自周围的人和事。其实从科学性来看,还是共产主义信仰最靠谱啊。世上本没有路,就看哪里走的人多。最终必然是大路小路并存,大路人流最多。信仰也是一样。信仰的多样化是件好事,不同的信仰更多是际遇和环境造成的,就像一个人走哪条路很大程度上都是和其环境有关。切·格瓦拉如果生活在今天就成不了切·格瓦拉了。"打倒一切"最多造成一代人的信仰缺失,如果波及几代人,一定是传播信仰的途径和方式出了问题。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