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7月 2010

骑车锻炼,玫瑰婚典

本周开始骑车锻炼。

去客户那里时开始每次都骑车,发觉不像坐公交车时感觉那么远。单程6公里多,半个小时骑到,和早先在国内骑车上班其实没远多少。坐公交车去客户那里感觉是去工作,骑车的话就是锻炼了。头脑累时骑车过去,正好休息好继续脑力劳动。

今天去一个很远的书店,尝试骑车过去。单程12公里,算一下来回连所绕的路超过25公里了。去的时候由于走的是河边的自行车绿道,不需要等红灯,结果45分钟就骑到了。书店看完书回程找玫瑰公园大门,网上查到玫瑰公园就是以前来过的Whetstone公园,但Whetstone公园来过几次从来没看到过玫瑰啊。坐车时在High Street上看到过玫瑰公园的大门,于是沿着High Street骑行,结果骑了很久也没找到。最后丧失信心以为自己走过了,右拐上自行车绿道去,直冲到底却发现前方就是以前来过的Whetstone公园的儿童活动设施,看来刚才只要多坚持一个街口就可以看到玫瑰公园的正门了。

继续找玫瑰,发现一排树之后别有洞天,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玫瑰公园。不像国内公园搞郁金香节时那么整齐大气,看着有些杂乱,但还是有些惊喜,还看到了一对新人的玫瑰婚典。以前Tim也在这里主持过婚礼。

下午继续去Tim家的菜园。

 

菜园里摘下来的一朵花南瓜。剖开来看其瓜籽确实是南瓜籽。

image

 

 

玫瑰婚礼

image

花海

image

婚礼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蜂恋花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花丛边上就是原始的河道。

image

三钱走光了

打开电脑,忽然看到故校校长钱伟长去世了,不禁感慨。

当初毕业时到故校工作,虽然是人往低处走,但故校仍能吸引我,除了地处上海以及有很多计算机以外,人的因素也占了很重要的原因。包括对主任的理念和风格的绝对认同以及钱伟长校长的名气等。

对钱伟长的记忆可以追溯到中学时读到的华罗庚的“三强韩魏赵,九章勾股弦”对联。从对联的解释中知道了钱三强,进而知道了包括钱学森、钱伟长在内的“三钱”。如今,“三钱”已经没有一个健在了。

在故校,并没有见过校长几面,因为那时据说校长大部分时间在北京。所以主要是在教室的走廊上看到钱校长的巨幅照片,从照片的目光下走过,就有一种被督促为祖国、为科学献身的磁场。不过后来有人把那张经典的照片加上调侃的字配画,于是这个磁场就变成了那句调侃的台词了。做网页时,处理过钱伟长的照片,上课时也用他的照片演示过换头术。

看到真人好像是在学校申请211期间,钱校长到各个部门查看,也到了我们的办公室,在新建的机柜那里听汇报。钱校长坐在轮椅里面,面对着机柜,周围的人围成一个小圈,好像是常务副校长在口头汇报。我也围上去,景仰到有点虚幻地看着校长。在校园的草坪上也看到有个做轮椅的人很像钱伟长,90%的可能。但没看到前后簇拥着很多人,反而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回想中学时所景仰的老一辈科学家,所见过的为数不多的几位只有杨振宁一人还健在,而没有听到过任何负面新闻的只有吴健雄一人了。

吴健雄是在母校读书时校庆时见到的,是我记忆中见过的第一个如雷贯耳的名人,也为有这样的校友而激动。早前知道她的事迹,“中国的居里夫人”,本该获得诺贝尔奖的。看她的传记,时而鼓舞时而为她遗憾,其实潜意识中已经把她当作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了。校庆时同时见到了校长韦钰,看着韦钰和吴健雄互相夸奖,谈笑风生,感觉名人真是平易近人啊,一点架子也没有。以后看着教室江南院更名健雄院,毕业多年后,乘着百年校庆参观了新落成的吴健雄纪念馆。见到吴健雄时还不知道她和我的祖辈竟然还有联系,印证了六度分隔假说(六度空间理论),两个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最远距离是6个人。

校庆的同时也见到杨振宁,听他做报告,主要介绍中国的科学家:赵忠贤。当时听成了赵忠祥,还以为正好同名。见过的总比没见过的更有亲近感,在杨李之争中,我的同情心总是不自觉地向杨偏转。

女儿语录:戳肚子,岳飞传

戳肚子

网上看到火葬的场景,惊讶于火葬之前先要把肚子戳破,以免烧的时候会爆炸。和老婆说起时没想到女儿无意中记住了,不时想到了就要问。

一日又问我:“我们死了以后也要把戳肚子吗?”

“是呀。”

“是不是戳完肚子再上天堂了?”

“死了以后都上天堂,不管戳不戳肚子。以前不火葬不用,直接埋在地里就行了,也一样上天堂啊。”

“我要去天堂,但我不要死。”

“人以后都要死的。”

“那人都死掉以后,最后一个人谁给他戳肚子呢?”

 

岳飞传

图书馆借到一本岳飞传,对她来说难了一点,于是只得像说书一样解说给她听,结果她还很感兴趣,不肯吃饭时听岳飞传就吃得很香了。

前两天解说到金兀术进犯中原,大队人马走了一个月走到边界。为了形象一点,看了一下周围,正好把书桌当作中国,把椅子当作金国,拼在一起。顺手找到一枚硬币当作金兀术。给她演示那时没有飞机、没有汽车,金兀术是如何从椅子中间长途跋涉终于来到边界的。然后设问一句:金兀术到了边界然后怎么样呢? 女儿答道:就掉下去了。是啊,椅子和书桌之间有缝,按她的理解是就掉下去了。

登高远望,好大的校园

来这里快半年了,所进的都是几层的小楼,似乎还没登过高楼,忽然听说原来经常呆的图书馆的11楼就可以观景,以前真是没想到。今天直奔11楼俯瞰全校,风景不错,而且视线尽头的天际线都是绿树,不像上海看过去都是高楼。

一直听说OSU的校园大,按照单体校园来算是美国校园面积最大的。但由于校园没有围墙,对校园面积的感觉是逐步体验出来的,习惯骑自行车后开始不断突破原有校区的界限。以前以为那条Olentangy河就是校园的最西面边界了,最近去找另外一个系的教授才发现原来这个河的西面还是校区,河是从校园中间穿过去的。

一直没找到校区面积的数字来和国内作对比。今天终于看到了主校区的面积:1755英亩(7平方公里),按照我们的单位算,是10653市亩。

和我去过的校园相比,复旦新江湾的校区本来已经感觉非常蛮大了,和OSU一样也是政府赠地,查了一下137.33公顷,2060市亩,只有OSU的五分之一大。即使把邯郸、新江湾、 林校区、浦东张江校区加在一起,也不到4000亩,远不及这一个校区大。清华大学,3.56平方公里(5340市亩),OSU基本上是两个清华大学那么大。

查了一下国内的大学占地,比OSU大的有两个,不过都没去过。最大的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11640000平方米(17460市亩),不过不清楚是不是把几个分院的面积算在一起的。但是无论如何都比OSU大了,因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这个数字还没包括它拥有的5个飞机场。 第二大的是江西农业大学,11042208平方米(16563市亩)外加试验田。

不光校园大,学生人数也多次居首位。2009年秋季是55,014人,单个校区中排第二。其中本科生4万多,研究生1万多。算上其他校区,共63,217人。残疾学生788人。

2008年的学生中80%是Ohio本地人,13%外地人,6%国际学生。给中国学生发的Offer也最多。2008年的学生中大陆977人,台湾229人,韩国731人,印度717人,加拿大113人。校园里经常看到各种不同风格的人,肤色从比墨汁还黑亮的到白得耀眼的各种过渡色都有,穿着从一身黑袍戴黑面纱裹得严严实实的穆斯林学生到只穿三点日光浴的学生各种穿着都有。

 

顶楼阅览室一角

image

 

向东看,是我最喜欢的一片绿地。

image

向南看,其实市中心的几幢高楼清晰可见的,无奈南面太亮,相机不行。

image

 

向西看,其实绿化是非常好的,只是双塔楼之后的校园看不清了。双塔楼脚下就是Olentangy以及全长近30公里的自行车道。

image

向北看

image

流水账:VBS,5K & Olympics,菜园,捡花瓶,探险,Clinton Como公园,Whetstone公园,学游泳

 

和我们紧挨着门的两个教堂原来是不一样的,一个是baptist教堂,一个是Methodist教堂。这个Methodist教堂比较大,女儿上旬参加了一周的VBS,每天晚上唱歌跳舞做手工,这是扮成宇航员在上课。

image

 

17号IFI的5K & Olympics活动,我们5000(米?)长跑没去参加,早上起得晚了,热心的老奶奶Joyce特意开车从现场赶过来接我们玩趣味体育游戏和午餐。还特意买了个相框将我们上次参加农场活动拍的照片冲印出来作为礼物给我们。看网站介绍,游戏环节有:Wheel Barrow Race, 3-Legged 50 Yard Dash, Hula Hoop, Tied Elbows, Corn Hole, Spoon-Ball Race, Potato Sack Race and Tug O War。

迷你高尔夫

image

拔河

image

扔沙包

image

image

 

充气玩具

image

 

这是这里新近流行的游戏,沙包要从斜面滑进洞里,挺有难度的。

image

 

可以看彩虹的喷泉

image

 

扔飞盘

image

 

上午玩好吃好,还带了一堆大家吃不完的水果、面包回家。下午去Tim家收菜。

我们的菜园:

image 

 

两大桶战利品,吃不完只能送人。

image

 

出国前听到可以在马路上捡沙发、电器等。我倒还没遇到,不过老婆和女儿碰到了,不要的东西就放在家门口,上面写着Free,等需要的人来捡了去。于是捡了这个非常漂亮的花瓶和篮子。

 

image

 

周二,一家人晚饭前去探险。从沿着河边自行车道向北进发。经过了经常去的Tuttle公园游泳池,钻入后面的小树林,环境非常好,不过都是大的自行车道,虽然路边看到了长得像珊瑚的菌类、看到了奇形怪状的野花,但还是缺乏趣味,于是放下自行车,从一条小路钻进去。

里面充满了野趣,到处巨大无比倒伏的枯树。到了一个很小的瀑布边上,女儿对喂野鸭非常感兴趣,喂得乐不思蜀。一个人跑过来钓鱼,没想到认识,是湖南师大的老师,他已经办了钓鱼的许可证。这里钓鱼比较奇怪,不是用蚯蚓或者面团之类的鱼饵,而是用凝胶状的东西做成小鱼的形状,红色绿色很好看,不是真的鱼食,而是骗骗鱼的。

向树林深处进发,看到河边高高的树上垂下一根绳子,绳子上扣出几个疙瘩。一开始以为是给人向上爬,试了一下不像。后来研究出来是给人抓着绳子荡的。于是和女儿一人一次荡起来。绳子往河里面荡起来还是有些吓人的,整个人在河面,怕女儿万一手抓不住掉河里。不过看河水不算深,而且小荡了几次后发现女儿还抓得挺牢的,于是倒后面我们把它当秋千了,用力推着她荡出去,仿佛要飞到另一颗树上一般。

乐极生悲,女儿自己荡时腿没太高,撞上了一棵倒伏的枯树。还好自己脚撑住了,没被惯性甩到河里去。我则是在试验连续荡几个来回时角度发生偏移,结果着地时猜着一个坑,于是整个人重心偏移,绳子带着我作椭圆运动,那棵倒伏的枯树也刹不住我,只得任其冲向灌木,荡了几次胳膊脸上腿上都是长长的血痕。

回程,在喂鸭子的地方带女儿从倒伏的枯树攀爬到河中央,站在河中央玩水,让女儿体会野趣。

钓鱼的龚老师建议我们继续去上游的公园,于是穿过上次的湿地公园,来到了Clinton Como公园,原来这里以前来过。这里草坪上有个土坡,让人想到Windows默认的桌面。土坡弥补了这里唯一的缺憾:没有山。带着女儿光脚在草地上跑步、打滚、飞飞盘、扔橄榄球。开始返回。

自行车道穿过学校体育馆边上的林肯塔公园时,里面正在排练,除了管乐以外,几组啦啦队轮流边跳边喊着整齐的口号,还不时来个后空翻。草坪上很多人搬着凳子在看。天气凉爽,蓝天白云,听着管乐,看着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边唱边跳边做游戏,一直不歇地跳个不停,女儿也被感染,一直在跳着。老外的体质真是从小就这么练出来的。

 

今日,临时决定带女儿出行。google卫星图翻翻,沿着Olentangy河边的自行车道继续向北探索。目标Whetstone公园。途经几个小公园:Webster公园、Northmoor公园。沿途风景非常好,又让我想起棒棰岛的斜阳、绿地、疏影。到处是绿色,又像进入树林,也搞不清哪个是哪个公园了,骑行到最后,突然发现前面有小孩玩的沙地和滑梯,直奔过去,发现原来以前来玩过。今天这里很巧,有三个老外,各带一个女儿过来玩。这里的松鼠不大怕人,女儿追逐着它,它也不急着往树上躲,反而绕着树干一直和女儿躲谜藏。本想让女儿光着脚多玩玩,但老外太热心了,以为我们忘了鞋子,提着鞋子帮我们送过来了。

 

image

 

通透见底的小湖,鱼肥鸭多。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11点半往回赶,本来半小时可到家,但在不走回头路的原则下迷了路,找不到自行车道了,乱兜兜到High Street,终于熟悉了,可是太晒,骑了一阵熬不住还是往自行车道上拐,还好一拐竟然就到了。

来不及吃午饭,到家喝水喝粥就剩一刻钟了,原路返回冲向Tuttle公园游泳池,可惜女儿不肯参加小朋友的学游泳班,不然就不用我来回赶了。

今天是免费学游泳5次课程的最后一课。尽管蛙泳、仰泳、自由泳以前跟着光盘学过,会换气了。但是有免费的干嘛不学,正好纠正一下动作。以前那个黑人教练有事,最后一课换成两个白人教练。不过今天学生比较少,就我们四个中国人。于是一对二地辅导,非常爽。我的蛙泳以前的问题是手臂动作太大,应该在胸口就收手了。注意一下以后那个黑人教练就说Perfect,今天的白人教练也说Excellent,不需要改进了。仰泳那个黑人教练纠正我的是双腿打水都在水下,没在水面上。今天还是这个问题,白人教练仔细研究了我的动作,关键还是腿弯得太厉害。自由泳我以前自学的问题最多,每次游起来很吃力。白人教练观察了以后主要的问题是胳膊没太高,胳膊前伸时手在水中,这样会给身体反向的作用力。

下一期继续报名,尽管游泳本身也免费,但学游泳时有很多人在一起,比单纯游泳感觉好。

时政考题应该这样出

 

南方周末终于真正像南方周末了,7月15日的这篇文章句句有典故,没有一句废话。用来出阅读理解考题的话,随便抽出一句就是考题,真是考时政的绝佳素材。既涵盖当今多个热门,时间跨度又达20多年,全部体会每一句倒是需要一定功力的。

 

虚拟访谈:“我并不担心有人会揭发我造假”

作者: 郭力

   《南方周末》7月15日

      章鱼帝保罗很忙,几百家媒体要采访他,以至于它要专门雇用一家公关公司来应付。可是无论记者问什么,公关公司永远只有两句话,要么“保罗很累了,需要多休息”,要么“无可奉告”。
保罗最终还是跟本报记者手舞足蹈地聊了20分钟。他其实很淡定,手舞足蹈是因为他说话本报记者听不懂。当然他手舞足蹈本报记者也看不懂,所以它的回答都是本报记者猜的。
南方周末:见到活着的您真高兴。有人说,在预测下届世界杯冠军时,您面前出现了中国国旗,于是您自杀了。
保罗:谣言止于智者。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有目共睹。而且你们地大物博,又特别喜欢吃烤鱿鱼,我爱这个国家!
南方周末:说到世界杯,您能预测一下中国足球的前景吗?
保罗:下一个问题,谢谢。
南方周末:好吧,很多中国人都托我问问您,中国的股市半年内能翻回3000点吗?
保罗:下一个问题。
南方周末:那中国的房价……?
保罗:好吧,既然你坚持。或许我说涨是大家都满意的结果吧!不过,据我所知,房价应当是遵循市场规律的,供不应求就涨价,供过于求就跌,为什么你会想我猜房价呢?
南方周末:作为神,保罗,您会有很大压力吗?
保罗:这个神,不是我自己想当的,是全世界球迷选我当的。我不能辜负全世界球迷的期望,对不对?至于压力也不会,毕竟我鱼到晚年,无所谓了。而且我从来没有骗过人,我并不担心会有人来揭发我造假。
南方周末:您最喜欢的颜色是?很多您的粉丝都想知道。
保罗:很多人都说我是喜欢红色才选择了西班牙,还说因为虾都是红色的,那岂不是说谁管饭我就跟谁走?你们以为全世界吃的虾都是红色的,其实你见过煮熟的红壳虾在海里游吗?我吃的虾都是青壳的。
不过,要说我最喜欢的颜色,还是大海的深蓝,那是自由的颜色。
南方周末:听上去您经常做哲学的思考。
保罗:是啊,你们国家的一个什么子说过嘛,“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我一不输出恐怖主义,二不输出意识形态,为什么总有些外国人想要煮了我呢?
南方周末:请您给我们预测,2012年人类会毁灭吗?
保罗:前些日子似乎有一个什么总统也来问我这个问题。我反问他,如果会毁灭,他能不能也带我上那个诺亚方舟,他说“一定啊”,因为还要我帮他预测他能不能连任下届总统。我说,你的老百姓都死光啦,你还想着选总统?他就没话说了。我也是替你们着急啊,太简单!太天真!
南方周末:能跟我们讲讲您的感情生活吗?大家都总是看到您一个人在镜头前。
保罗:可是你们那么多狗仔,24小时直播我的一举一动,当明星容易吗?当神就没有隐私了吗?你们还不停地拍我的裸照…… 借这个机会我要告诫一些媒体,新闻自由是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自由,自由不是没有限度的。
南方周末:有人托我问您,如果把您煮了,是清蒸好,还是红烧好?
保罗:你是哪家媒体的?
南方周末:其实您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谈谈您的感想吧?
保罗:先感谢我的祖国大不列颠,她的海水养育了我,我永远是祖国人民的章鱼。另外要感谢父母!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我的生命。
南方周末:据说,还有新加坡的鹦鹉、非洲的猩猩等等动物,都在预测世界杯,但是只有您100%猜对了。对那些您昔日的竞争对手,您想说些什么?
保罗:我老了,但是他们还年轻,还有很多可以猜嘛:下一轮经济危机什么时候来,气温明年升几度,LadyGaGa什么时候结婚,博尔特能突破百米5秒吗,还有很多问题困扰着你们人类,不是吗?我们什么时候能登上彩虹?什么时候能摒弃战火?为什么你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却被强拆?这个世界会好吗?
那么,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南方周末:我太荣幸了!
保罗:我就想问问你,你们中国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是股市就是楼市?你们还能想点儿别的吗?
南方周末:……
(本文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

归,还是不归,本不是个问题

刚出国时,碰到的人都会问准不准备回去。听到我们非常决然地说回去,大家都会很惊讶。这种问题回答得多了,竟然自己也开始疑惑了,国内、国外、各种关系的人,竟然都是劝我们能留在国外就留在国外。难道我错了?

归的理由不多,都是很直觉的:符合道义,符合正常流程,更重要的是,双亲、同学都在国内,而在国内的生活水平也不算差,总可以算中产了吧。

不归的理由倒是很多。

天气:

这里绝大部分时间是蓝天白云,温度适宜。在上海,只有春秋天短暂的时光能有这种体验,大部分时间是灰蒙蒙的。蓝天白云和凉爽的清风对人的心情影响最大。这里最热的时候只有几天,而且也只是稍感闷热,还可以进行户外锻炼。即使现在最热的时候,深夜也不用电风扇。不像上海,每年35度以上的高温越来越多,而且是那种很难受的湿热。温度和湿度直接影响着生活质量。从享受主义来看,这点很重要。

 

生活水平:

国内即使抓到了中产的尾巴,但还是无论赚多少钱都没有安全感,人人都是忙忙碌碌,工作也不稳定。在这里虽然现在我们收入水平远低于这里的贫困线,但仍然没有任何不安全感,周围的人都很悠闲。如果朝着在这里谋职、拿这里的工资而努力的话,生活就更加富足安康了。

 

事业:

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项目,美国的环境都比国内好多了,而且国内的评价标准都逐步在往美国靠拢。对我们只是搞技术、做事情,而不准备做官、搞公关或开公司的人而言,在美国更容易做事情,更容易出成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在美国更容易发展事业。

 

需要论:

本科时南京流行一档节目:今夜不设防。有一个听众打电话进来问主持人甘霖:同时喜欢两个人,如何取舍。主持人问来问去,这位听众对两个人的喜欢程度就是完全相同。看起来是个不可解的难题,不过主持人到底是专家,最后支了一招:如果你对两个人都一样喜欢,那就看两个人中谁最需要你。按照这样的标准,归还是不归可以看哪边最需要我。很不幸,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竟然是这里比上海更需要我。按照这个逻辑,就应该不归了。

 

但是,我也再想了起几个归的理由:

 

精英论:

几年前一个同事讲过外教的一件事,外教问同事:如果中国的经济崩溃了,你们是选择移民国外还是呆在中国。外教认为我们都是精英,如果中国危难时连我们都选择逃离,那中国的未来是真的没有希望了。按照这个逻辑,当然是归。哪怕没人当我们是精英,哪怕祖国把我们像洗澡水一样倒出去,我们也应该长途跋涉归向中国,救亡图存。

 

飞蛾扑火论:

按照科学的解释,飞蛾扑火不是奋不顾身,而是它的导航系统出了问题。飞蛾靠月光定位时,与月光保持着一个固定的角度来飞行。月亮在很远的地方,这样定位是没问题的。但当远处的月亮换成了近处的火,飞蛾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导航,自然就呈螺旋状扑向火源自取灭亡了。我按照朴素的直觉选择归国,是否是我的导航系统出了问题? 理性地看,国内是火,美国是圆圆的月亮(我初中还写作文批判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回国竟然是飞蛾扑火。但是感情上、道义上,却又应该归国。飞蛾扑火纵然是悲剧,而我明知道我的导航系统出了问题,明知道可能会撞得头破血流、悔得肠子都青了,但还是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地回去,似乎就更加悲剧了。但是,飞蛾不扑火的话还叫飞蛾吗?

 

致命的不归理由:为了孩子

这一招最具致命力。我不为自己着想,难道还不为孩子着想? 美国是孩子的天堂,难道要把女儿送回水深火热的国内? 连我们的偶像李连杰都为了孩子入籍新加坡了,人家可是事业绝对在国内、事业上极端成功、承载着的道义责也和我们远远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就这样人家都换国籍了,而我只是归还是不归的问题,还不是换国籍的问题呢。而且事业上对我是正面影响,人家事业上会有负面影响都不管了,我还有啥理由拒绝呢? 不管我有啥理由,和李连杰一比,都不成为理由了。

 

结局:上帝

分析来分析去,其实立意都不高,关键是没弄清自己是谁。

基督教经常用手表的比喻,手表如果有思想的话,它再想来想去也没有用。手表是人造的,只有人才知道手表的用途、也决定着手表的用途。从上帝的角度看,人是上帝造的,我们不是给领导、给老板打工,我们做啥其实都是给上帝打工。上帝让我们去哪就去哪呗,就像早期毕业分配时国家让我们去哪工作就去哪了,到哪里都是为人民服务。自己再分析、再折腾,其实还是在如来佛的手掌心。随便上帝怎么用我吧。

这样想想倒省心了,追随心中的价值观,就归了吧。上帝既然在我内心深处安排了这样的价值观,就跟着这个价值观走吧,哪怕头破血流,那也是上帝的一种安排。当然,如果在自己没刻意追求的情况下,天上意外掉下来一块不是一般的馅饼,那肯定就是上帝显示的神迹了,这时焉有不接之理?

一般来说,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即使掉下馅饼也一定不够大。这样,归就是定局了。除非上帝真的向我显现什么奇迹。

基督教和共产主义

读大学时觉得共产主义学说是很明显的真理啊,这么正确的思想怎么在科学发达、追求真理的美国却不成气候,反而让宗教占了上风。思来想去,归结于人民太愚昧,受宗教的欺骗和蒙蔽。而共产主义太清高,不把自己当作宗教,没有用宗教的手段来推行自己的学说。实际接触基督教了,却突然发现二者在很多地方不断让人发生联想。想来共产主义即使不是宗教,也是一种信仰,所以有意无意还是借鉴了不少宗教的做法的。

1. 崇拜(唱歌,祷告)

基督徒崇拜的是上帝。共产主义者敬拜马克思,不过共产主义运动之后还是没能避免个人崇拜。崇拜上帝比较好办,因为上帝只有一个,而且没人能够肉眼看见。个人崇拜就比较麻烦了,人都有弱点,人又是会变的、会做错事的。于是一会儿崇拜这个,一会儿崇拜那个,一会儿走上神坛,一会儿又走下神坛。

上帝是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共产主义是马恩列斯毛,后面还有各种理论和重要思想。

每次聚会场赞美诗,我们也唱革命歌曲、主旋律。

赞美诗旋律很优美,主旋律也很优美。但有些赞美诗的词就像当朝主旋律的“亚克西”歌词一样似乎很肉麻。

唱赞美诗时有些基督徒是右手或双手高举,边舞边唱的。我怀疑和前朝的忠字舞有相同之处,但没见过忠字舞,不确定。

基督徒吃饭前要祷告,前朝吃饭前要读语录。

2. 做好事(雷锋、感谢党)

前朝有雷锋,雷锋只有一个,其他人得学雷锋。到了美国,看着周围基督徒中好多人在做好事,首先想到的是雷锋。后来听到他们远到印度、非洲、俄罗斯等的事迹,忽然想到了崔永元节目中的“洋雷锋”丁大卫。感觉周围基督徒的品格很像丁大卫。猜想丁大卫应该是个基督徒,网上一查,好像确实是。以前看丁大卫的事迹的时候觉得非常感动,但也觉得他肯定是美国人中的异类。这样想来,丁大卫的事迹就没有任何奇怪的了。基督徒中很多人都是雷锋,自己其实并不富裕,但仍旧不分国界地做好事。

前朝做好事时会说不用谢我,是党和毛主席派我来的,于是我们经常看到受帮助的人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当朝则是感谢党感谢政府。基督徒会说,不用谢我,感谢上帝就行了。感谢党感谢政府的问题是党政不分,弄得小民分不清。拖欠的工资发下来了,本是政府份内的事,也要感谢党和政府都感谢一番。灾民受的救助有时也全部归到党和政府,而且也不清楚哪笔该感谢党哪笔该感谢政府。当然,政府的失职的地方也会连累到党甚至摧毁人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教会和政府取区隔得比较清楚,哪些该感谢上帝、哪些该感谢纳税人、哪些不用感谢而是政府份内的事,清清楚楚。

3. 经书(幽灵、红宝书、政治学习、语录、救世主、毁家纾难 )

圣经开头:“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让人想到共产党宣言的开头:“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基督徒人手一本圣经,前朝人手一本红宝书。

基督教的查经班、家庭聚会,让人想到共产主义学习小组。每周的礼拜,和每周的政治学习很像。不过查经班是自愿的,政治学习多是强制的。不过革命时期的政治学习是要冒杀头危险的,还是有很多人自愿参加。所以有的基督徒说现在国内的那些基督徒才是真正信仰基督的。

很多基督徒的文章都大量引用圣经的话,似乎圣经都这么说了,就不用再证明了。想起我们小时候书籍开头都来段毛主席语录,论述时也常引用毛主席语录。

上帝是救世主,我们的国际歌虽然唱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但并不妨碍我们唱“东方红,太阳升……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圣经里基督徒散尽家财追随耶稣,我们的革命先辈毁家纾难投身革命。

都描绘了此生看不到的愿景,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难怪有人说:共产主义理想其实是马克思把基督教天堂搬到人间。

4. 传播

在国内的校园里,走在路上碰到过几次基督徒跟随着喋喋不休地宣传着上帝,尽管我尊重他们的信仰,但他们的做法比较让人反感,他们的说法就更让人难以接受了。

到了美国,发觉真正的传道是通过一对一的帮助进行的。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人家是真心为你着想为你提供帮助呢。基督徒利用自己的钱财、时间大量帮助需要的人,通过对人的认同进而发展出对其信仰的认同。想来革命时期,发展党员估计也是类似的做法,不是一上来就讲共产主义好,而是长期耳濡目染让人体会到共产主义的好。让我想起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也是通过给穷人好处获得大众的支持。这比任何理论都能争取人心。只是取得政权后,党员一度变成了福利,不像

基督徒会到其他各个国家传教,哪怕别的国家很穷、很苦,也不惜几年十几年地住在当地。共产主义运动以前也在不断输出革命。

5. 经费

基督教教会靠信徒的捐款维持,我们靠党费。

有些人死了以后就把所有家产捐给教会。让我想起以前电影中经常看到的最后一笔党费。

6. 称谓

基督徒互称兄弟姐妹,见面后只要知道对方是基督徒,就非常亲切起来。我们是互称同志,想起电影上地下党碰头时,一句“同志”就像见到家人一样了。
基督徒称上帝是父亲。我们唱党啊亲爱的妈妈。

7.其他

基督教的核心是认为自己有罪,上帝派自己的独子为人赎了罪。前朝也狠斗私字一闪念,弄得人人都觉得自己有罪。

最终皈依上帝的仪式受洗,信仰共产主义的仪式是入党宣誓。不过,有些人即使形式上受了洗,本质上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基督徒。入党亦然。

信仰基督教的称为基督徒,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称为马克思主义者。

基督徒将儿女看作上帝赐给的礼物,都愿意多生。我们也经历过人多力 量大、生得多可以成为英雄母亲的时代。

基督教有很多不同的流派,主流的流派将圣经当作上帝所说的话,并认为全部是真的,也有的流派把上帝七天造万物只当作一个故事。这让我想起以前的修正主义,或许修正主义倒是正确的呢。

人死了,称为见上帝,我们那时都称为去见马克思了。

8. 变和不变:

赞美诗中有一首叫耶稣不改变(Yesterday, Today, Forever)。旋律不错,有句歌词听了很震撼:“昨日今日直到永遠耶穌不改。天地纵变,耶穌依然,耶穌不改变”。这也是和圣经相对应的:上帝的话后人不能增加不能删减。虽然这有些极端,但基督教的基本价值观似乎确实没变。但我们则是根本的社会价值观都在忽左忽右不停地变化,正式在这种翻来覆去多次的变化中大多数人丢失了信仰。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万物都在不断变化运动中,但马克思主义者其实还是和基督徒一样追求不变的,所以我们小时候也是在内心深处跟着电影呼唤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但只是圣经是古代的,记录的是过去式,可以用不改变,改变的只是后人的解释。而我们生活在当前,我们所追随的万岁,则不知以后会变到何处去了。

女儿的活动

数学题

女儿喜欢做数学题,吃饭是我们求着她,做数学题则是她求着我们。不听话时答应出题目给她做她就老实了几天我准备换个花样,正好家里在做蛋挞,于是即兴换题:妈妈做了10个蛋挞,月月和Daniel进来后,妈妈一数,只剩下7个蛋挞了。月月比Daniel多吃了一个蛋挞,各吃了几个? 原以为她要想一会儿,没想到她答案脱口而出。倒是无师自通。加大难度,剩五个、三个……、多吃了一个、两个……,这下得多想一会了,但十几秒内仍旧算得出。我一边揉面一边回头一看,原来她一边听我出题一边在掰指头。每次答案都是靠指头穷举试出来的。方法虽然笨了些,但重要的是她对这个很有兴趣,兴趣最重要。蛋挞的各种情况算完了,干脆来个鸡兔同笼问题,不过变通一下,总共10只脚,兔子比鸡多。她也很有兴趣地用指头数出来了。

除了数学题外,女儿喜欢的是找两张照片的不同、涂色、粘纸换衣服。

 

交往:今天去Noelle家吃晚饭。她们家五个小孩,个个非常漂亮又很有教养。从12岁到刚10个月的都有,和女儿玩得非常热闹。院子里有各种滑梯、小房子等儿童玩具,还有结满了果子的苹果树。可惜没带相机,手机拍一些。

 

image

 

爬树,锻炼体魄。我小时候常爬,这里接触的好多家庭的小孩也都喜欢爬树。Noelle家的树之间甚至扣上绳子,可以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

 

image

 

自由绘画,增加艺术细胞。

 

image

image

 

读书,培养对书的兴趣。一美元一本的书,女儿每天读书超过15分钟,所以每周可以在书店免费领三本。

 

image

image

 

这样一套如果自己买的话打折后竟然也只要一美元。

 

image

 

一地图书(局部),有图书馆借的;有教会或基督徒送的,感谢上帝;有书店送的,感谢私企;有图书馆送的,感谢纳税人。

 

image

转贴:中国共产党在野时期言论精选

以前看过一些,但没看过搜集得这么多的,多得看也没看完,就直接贴过来吧。流传得还挺广,几年前就有,天涯百度古鸽上都有,看来不属于被和谐范围。未核实原始出处,也未核实每句话的真实性。

诚然,任何一个选题,都可以搜集到无数正面和反面的言论的。从科学意义上看,不经过全面的统计是说明不了任何问题的。但还是让人震撼,为了曾经的梦想。

 

共产党要夺取政权,要建立共产党的"一党专政"。这是一种恶意的造谣与诬蔑。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但幷不要建立共产党的"一党专政"。 —《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72-177页

目前推行民主政治,主要关键在于结束一党治国。……因为此问题一日不解决,则国事势 必包揽于一党之手;才智之士,无从引进;良好建议,不能实行。因而所谓民主,无论搬出何种花样,只是空有其名而已。 —《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8日

关于人口素质不够的问题,共产党说过,不应因人民素质不高而拒绝民主,应用民主政治教育人民. 解放区的直选,是用各种豆子代表候选人,在候选人背后的碗里面投豆子的,所有一切都公开在露天举行.现在的素质,比那时候好很多吧.他们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他们希望中国人民知识与教育程度提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那样,再来实现民主政治…正是在民主制度之下更容易教育和训练民众。   —《新华日报》1939年2月25日

要彻底地、充分地、有效地实行普选制,使人民能在实际上,享有"普通"、"平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则必须如中山先生所说,在选举以前,"保障各地方团体及人民有选举之自由,有提出议案及宣传、讨论之自由。 "也就是"确定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的完全自由权。"否则,所谓选举权,仍不过是纸上的权利罢了。 —《新华日报》1944年2月2日

愚民政策虽然造成了沙漠,却绝难征服民心。 —《解放日报》1942年4月23日

可见民主和言论自由,实在是分不开的。我们应当把民主国先进的好例,作为我们实现民主的榜样。
—《新华日报》1944年4月19日

像林肯总统和罗斯福总统那样的民主的政治生活中产生的领袖,是虽在战时也一点不害怕民主制度的巡行的。他们害怕民主的批评和指责,他们不害怕人民公意的渲泄,他们也不害怕足以影响他们的地位的全民的选举。他们不仅不害怕这些民.主制度,而且他们坚决地维护支持这些民主制度。因此他们才被人民选中了是大家所需要的人。 —《新华日报》1944年11月15日

但是只有建立在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与民主选举政府的基础上面,才是有力的政治。(毛泽东答中外记者团) —《解放日报》1944年6月13日

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社会状况等具体条件的不同,他们各自所实行的民主政治,可能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着多少差异。但无论如何,它们之间有一个基本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政权为人民所握有,为人民所运用,而且为着人民的幸福和利益而服务。这样的政权必然尊重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使失掉自由权利的人民重新获得自由权利;没有失掉自.由权利的充分享有自.由权利;特别是言论、出版、机会、结社,这些作为实行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的人民的最低限度的自由权利,是必须切实而充分地加以保障的。
—《新华日报》1943年9月15日社论

二十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我们天天见的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政府所颁布的法令,其是否为人民着想,姑置不论。最使人愤慨的是连这样的法,政府幷未遵守。政府天天要人民守法,而政府自己却天天违法。这样的作风,和民主二字相距十万八千里!所以民主云云者是真是假,我们卑之无甚高论,第一步先看政府所发的那些空头民主支票究竟兑现了百分之几?如果已经写在白纸上的黑字尚不能兑现,还有什么话可说?所以在政治协商会议开会以前,我们先要请把那些诺言来兑现,从这一点起码应做的小事上,望政府示人民以大信. —《新华日报》1946年2月1日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所要的自然是真货,不是代用品。把一党专政化一下妆,当做民主的代用品,方法虽然巧妙,然而和人民的愿望相去十万八千里。中国的人民都在睁着眼看:不要拿民主的代用品来欺骗我们啊! —《新华日报》1945年1月28日

他们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他们希望中国人民知识与教育程度提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那样,再来实现民主政治…正是在民主制度之下更容易教育和训练民众。
—《新华日报》1939年2月25日

限制自由、镇压人民,完全是日德意法西斯的一脉真传,无论如何贴金绘彩,也没法让吃过自由果实的人士,尝出一点民主的甜味的。 —《新华日报》1944年3月5日

他们说这一套都是外国人的东西,决不适用于中国…原来,科学为求真理,而真理是不分国界的…现在固然再也没有顽固派用国情特殊,来反对科学–自然科学的真理了。只有在社会现象上,顽固派还在用八十年前顽固派用过的方法来反对真理…民主制度比不民主制度更好,这和机器工业比手工业生产更好一样,在外国如此,在中国也如此。而且也只能有在某国发展起来的民主,却没有只适用于某国的民主。有人说:中国虽然要民主,但中国的民主有点特别,是不给人民以自由的。这种说法的荒谬,也和说太阳历只适用外国、中国人只能用阴历一样。 —《新华日报》1944年5月17日

中国要实行民主政治,必须"取资欧美",但又要避免欧美民主政治的一些流弊,更驾而上之,这正是中山先生的伟大识见。 —-《新华日报》1942年11月12日

这些一切,只有证明全国人民及各民主党派对实施纲领的意见,首先是对人民自由的主张,是切实的,迫切需要实现的,万万"撤销"不得的。 —-《新华日报》1946年1月18日

这说明英美在战时也还是尊重人民的言论出版等民主自由的。英美两大民主国家采取这些重大措置,正说明英美两国是尊重和重视共产党及其它党派,和他们所代表的意见和力量的…同时,(他们)也有一些批评。他的批评对不对,是另外一回事。这种民主团结的精神,是值得赞扬和提倡效法的…全国各党派能够融洽的为共同目标奋斗到底,这是英美的民主精神,也是我国亟应提倡和效法的。
—《新华日报》1942年8月29日

这正如前天座谈会主席左舜生先生说的:"我们不去敦促,自由这一客人是永远不会进我们的门的"!
—《新华日报》1944年5月16日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有三个:一是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二是开放党禁;三是实行地方自治。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很多,但目前全国人民最迫切需要的自由,是人身居住的自由,是集会结社的自由,是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

"现在是非变不可了!""但如何变呢?""我们只要看看人家。换句话说我们一切要民主。我们一切制度、政策以及其它种种,都要向着能配合世界转变上去改造。 —《新华日报》1945年4月8日

曾经有一种看法,以为民主可以等人家给与。以为天下有好心人把民主给人民,于是就有了等待这种"民主",正如等待二百万元的头奖一样。但是中外古今的历史都证明了,民主是从人民的争取和斗争中得到的成果,决不是一种可以幸得的礼物。 —《新华日报》1945年7月3日

必须真正做到民主动员,必须有民主政府持行幷保障一切民主的措施,这真理还不简单明了吗?
—-《新华日报》1945年1月18日

英国人民把言论、集会、身体等自由作为民主政治的基础而加以无比重视,从美国方面也同样表现出来。上引赫尔国务卿自称一生为这目标奋斗力争的正是这个东西。"平等"与"自由"为什么被民主国家这样重视,重视到认为没有这就无从谈民主政治呢?这是很简单的。国父孙中山先生曾经说:"提倡人民权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公天下和家天下的道理是相反的;天下为公,人人的权利都是很平的;到了家天下,人人的权利便有不平,……所以对外族打不平,便要提倡民族主义。对于国内打不平,便要提倡民权主义"。英美民主政治所重视的平等,正是这一含义…假如至今英美仍不准人民有平等的权利,那末怎样能够谈得到民主、怎样能够实现民治呢?说到"自由"也是一样,如果连人民言论、集会、身体的自由都 不允许,则民治从何谈起?… 英国没有成文宪法,但是英国人民有平等有自由,所以虽没有宪法也是民主国家。由此看来,民主政治的主要标志是人民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民主的潮流正在汹涌,现在是民权的时代,人民应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和身体的自由是真理,实现民主政治是真理,真理是要胜利的,所以高举民主的大旗奋斗着的世界和中国? —《新华日报》1944年3月30日

年青的民主的美国,曾经产生过华盛顿、杰弗逊、林肯、威尔逊,也产生过在这一次世界大战中领导反法西斯战争的民主领袖罗斯福。这些伟大的公民们有一个传统的特点,就是民主,就是为多数的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美国现在是反法西斯战争中联合国四大主要国之一,担负了彻底消灭法西斯、消灭侵略、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安全的重大责任,从美国的革命历史,从美国人民爱好民主自由的传统精神,从美国人民的真正利益,我们深信美国将继续罗斯福的民主政策,不会忽视世界各处,尤其是中国人民的声音,人民的要求。 —《新华日报》1945年7月4日

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没有强占过中国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性的战争;更基本地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的风度,博大的心怀…但是,在这一切之前,之上,美国在民主政治上对落后的中国做了一个示范的先驱,教育了中国人学习华盛顿、学习林肯,学习杰弗逊,使我们懂得了 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需要大胆、公正、诚实。
—《新华日报》1943年7月4日

杰斐逊的民主精神孕育了两个世纪以来的美国民主政治,杰斐逊的民主精神也推进和教育 了整个人类的历史行进。 —《新华日报》1945年4月13日

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新闻:据说美国在马绍尔战场协助土人实行民主,让他们自己选举行政官。这是很平凡的 事:从民主的美国来说,正应当如此。这也是不平凡的事:从不民主或尚未民主的国家来 看,觉得新奇、觉得刺耳、觉得不平凡。 —《新华日报》1944年10月3日

我们尊重幷且愿意接受美国朋友善意的批评和建议,正如我们对孤立主义提出批评,应受到尊重一样,这也是从彼此激励互求进步以加强两国人民的合作出发的。我们丝毫也不心存疑惧,认为美国朋友的批评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新华日报》1944年3月15日

如何使青年的思想和行动能有正当的发展…可分两种,一种是主张思想统制。这就是说,把一定范围以内的思想,灌输给青年,对于这种思想是没有怀疑和选择的余地的。…另一种主张是思想自由。… 只有自觉和自愿,才能产生心悦诚服的信仰,和惊天动地的创造活动。一般民众都是如此,青年尤其是这样。如果走相反的道路,则结果都是十分可悲的。有许多事实说明在强迫注入的训练之下,青年感到很大的痛苦…这种办法是必须改正的。我们主张思想应当是自由的。
 —《新华日报》1941年6月2日

统制思想,以求安于一尊;箝制言论,以使莫敢予毒,这是中国过去专制时代的愚民政策,这是欧洲中古黑暗时代的现象,这是法西斯主义的办法,这是促使文化的倒退,决不适于今日民主的世界,尤不适于必须力求进步的中国…言论出版的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件,没有言论出版的自由便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不民主便不能团结统一,不能争取胜利,不能建国,也不能在战后的世界中享受永久和平的幸福…新闻自由,是民主的标帜;没有新闻自由,便没有真正的民主。反之,民主自由是新闻自由的基础,没有政治的民主而要得到 真正的新闻自由,决不可 能。  —《新华日报》1945年3月31日

作统治者的喉舌,看起来象自由了,但那自由也只限于豪奴、恶仆应得的"自由",超出范 围就是不行的。也就是说 你尽可以有吆喝奴隶–人民大众的自由,但对主子则必需奉命唯谨的,毕恭毕敬,半点也 不敢自由。 —《新华日报》1946年9月1日

要真正做到出版自由,必须彻底废除现行检查办法. —《新华日报》1945年6月26日

为了国家利益和革命事业,我们应该贡献出自己的一切。但这必须事先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我们那样牺牲自己是真正为了国家和革命么?第二,我们所有的一切是些什么?…一面说青年"根本不能谈民主 ",一面是叫青年 "必须牺牲个人的自由",这就是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对青年所施行的"标准"的"民主自由"的教育…那 不过是为着要装装门面而 已。 —《新华日报》1945年4月15日

"五四"运动以来三十年的中国史,就是学生爱国运动与人民自主运动密切结合的历史,就是学生运动充作人民运动的先锋和辅助军的历史。在一代的时间内,中国学生用自己的血、泪和汗写下了中国民族民主运动史上光辉的史页,也是世界革命史上特出的史页。事实证明:中国学生将一本过去传统的爱国精神,继续为自己祖国的独立自主和民主自由而努力,也就是为世界和平而努力。
—《新华日报》1946年11月17日

反动者企图以"共党煽动",轻轻把"一二?一"惨案的责任推得一乾二净,但是七日的新民报说:"学生罢课反对内战,当地军警出动镇压……,在这情形中谁是谁非,几乎不待判断","看昆明学潮惨案,受害的却是赤手空拳的学生,他们既无武器,更非军队,而竟受到武力的攻击";" 这次惨案却 证明基本人权无保障……政府当局亟须反省"。 —《新华日报》1945年12月11日

这件惨案的事理至为清楚,责任也很分明:一般青年学生只不过激于爱国热忱,凭了赤手空拳,起来要求民主反对内战,究有何罪?而国民党反动派竟采取残暴手段,惨加屠戮,幷在屠戮之后,为了"嫁祸 "起见,还不惜含血喷人,肆意诬蔑,居心恶毒以至于此,真是史无前例。但是人民是不会受欺骗的,人民是最公正的裁判者,国民党反动派要想一手掩尽天下耳目,徒见其日益心劳力拙而已。
—《新华日报》1945年12月7日

中国青年在现阶段中所从事的运动,应该是争取民族独立,经济平等,和政治民主。为这 三大目标而奋斗的人,在 历史中就有他的地位。 —《新华日报》1946年11月17日

而民主与不民主的尺度,主要地要看人民的人权、政权、财权及其它自由权利是不是得到切实的保障,不做到这点,根本就谈不到民主…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移之自由权…中国共产党一向是忠实于它对人民的诺言的,一向是言行一致的,因此它的纲领中的每一条文与每一句语,都是兑现的。我们决不空谈保障人权,而是要尊重人类 崇高的感 情与向上发展的愿望. —《解放日报》1941年5月26日

 

单说英美吧。英美是民主国家。这是人人公认的。英美人民有各种民主权利…为了国际的地位,必须从保障基本的民主权利开步走。恐惧是懦夫,疑虑是自私,反对便是倒行。我们再度呼吁:保障人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新华日报》社论1944年2月1日

本市消息内政部公开颁行一种限制人民游行自由的法令,借口是"恐稍有不慎,足以影响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宁"。据中央社讯,其要点如下:负责筹备游行的人员,需于事前将姓名、年龄、职业、住址、游行宗旨、集会地点、进行日期及时间经过路线等呈报当地"治安主管机关"。散发的印刷品和张贴的标语须事先送当地"治安主管机关"审查。上项法令,已由内政部发致全国各省市地方机关,本市市政府业已接到,且已分令警察局及各区公所"遵照办理"。有了这个"法"的根据,今后各地当局更可以随意于事先防止临时禁止一切人民团体之游行 。人民游行已无自由可言了. —-《新华日报》1946年5月13日

流水账:面糟,游泳

留学基金委给的钱在国内算是小康了,但拿到美国用则只刚刚达到一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而我们一家三口过来,到处就得免费至上了。

这里的包子很贵,自己做包子又没有发酵粉。前几周突然想到用面包的发酵粉试试,结果效果不错。但面包的发酵粉也是趁打折时买的,只买了一点,之后价格就又上去了。所以得研究可持续发展之路。想起以前家里做包子、馒头都是用面糟(每次发完面留一小块养在面粉里,下次发面时可以用)。从原理上看它就像培养皿一样,把酵母菌培养在里面。按照这个原理,用面包的发酵粉发出来的面应该也可以当作面糟。于是留了一块养在面里。周六下午去完Tim家后回来包水饺和包子,第一次使用上次的面糟,果然发出来了,效果不错,以后可以不用买发酵粉而用面糟来循环使用了。

周一上午去Tuttle公园,边上有个游泳池,注册了大人、小孩的免费游泳课程。学校本身的体育设施非常好,但对访问学者而言得一个季度交80美元才能不限量使用。对拿这边美元工资的人来说,是非常便宜。但对拿国内人民币的学者来说,尽管其性价比比国内的高很多,但还是属于不必要的支出。所以Tuttle免费游泳池还是很好的,只登记个名字、地址、手机,证件都没用,就OK了。

下午跟Mary一家去免费游泳。游泳池本身不小,但隔成不同区域之后每个区域就不大了,但这样一来品种倒不少,从浅浅的不到脚面的戏水区域,到趴着正好没过身体的小小孩区域,到小孩戏水的浅水区(里面小瀑布不错),到大人游泳的浅水区、深水区。不过最深的地方也就到脖子。

影响比较深的:风景不错,游泳池在树林里,池边有很多草坪,背靠不见天日的树林。很多人边日光浴边游泳,让人想起三亚的温泉浴场。另外里面的救生员有两个是女的。女救生员以前倒没看见过。

回来翻翻地图,Tuttle公园就紧挨着学校,再向北紧挨着的就是湿地公园了,学校的地图最北边的建筑就是湿地公园边上的湿地研究与教育楼了。

流水账:湿地公园,独立日有趣的事实,BOCCE游戏

周六早上独立日游行才,错过了。

周六下午Tim带我们去种菜、摘菜,先到他朋友家里去摘了大量的刀豆。

昨天周日是真正的独立日,上午在Bill和Grady的教堂,演讲之前播放了独立日的纪念视频。看到有关独立日的一些有趣的事实,原来:

 

1. 事实上不是7月4日独立,而是1776年7月2日就已经独立了。那一天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投票表决通过了Richard Henry Lee六月份提交的提案。之后Congress将注意力转向宣布独立,由Thomas Jefferson作为主要作者起草独立宣言,7月4日经过辩论和修改后通过独立宣言,于是将7月4日作为独立日。

2. Thomas Jefferson和John Adams签署独立宣言整整五十年后,1826年7月4日,两人一起去世。

www.census.gov中也看到一些有趣的事实,和独立日有关但不限于独立日

1. 去年美国进口了300万美元的美国国旗,其中250万美元是从中国进口的

2. 去年美国进口了2亿1千七百万美元的烟花,其中2亿零900万是从中国进口的

再看人口,独立时人口250万,今年截止7月4日估计人口是3亿零960万。

 

周日下午和许博士一起游学校边上的湿地公园。这次深入湿地内部,带了相机,终于拍到了照片。看到了更多的鸟。

image

image

周日晚上有志愿者接我们与许博士去Rich家聚餐(Cookout),Rich家有6个小孩。餐前玩玩打网球的电子游戏,感应式无线操控,比较新鲜。拨两下吉他,哆唻咪都忘记了,弹了一首熟悉的曲子以后才回忆起来。好几十人就餐,餐厅都呆不下了,很多人只得到阳台上吃。Rich说很高兴食物竟然够吃。餐毕Rich教大家在他的院子里玩Bocce游戏(室外地滚球戏、地掷球),主要是看谁扔的球离目标近。之后去带大家去看烟火。没有周五晚上的规模大,但人很多很热闹。

image

 

image

独立日烟火

独立日要到了,各个地方都有烟火表演。昨晚的第30届Red, White & Boom庆祝是中西部最大最好的一次。

第一次看烟火是刚进大学时的国庆,其中一个燃放地点在南京鸡鸣寺的小山上,正对着学校的操场,感觉烟火就在自己的头顶上炸开,感觉非常震撼。

去新加坡时也正好赶上国庆,但几家人在一起,烟火开始了反而跑掉了,只看了几眼烟火。

在上海看过很多烟火,只是遗憾规模最大的世博会烟火没机会看。不过上海的烟火大多数要买票,花钱看过一次大宁灵石公园的激光音乐烟火晚会。其他的都远远地在大街上看热闹,或者在家里窗口看。由于高楼阻档,距离又远,效果要差很多。每年春节,小区周围放的烟花爆竹越来越高级,有些从地面直奔十六七层楼,我们站在阳台窗口,感觉就站在喷发的烟花里面了,很有沉浸式的感受。不过再震撼的感受也经不住年年看,到后来看一般的烟火都没感觉了。

由于国庆,周六、周日和周一都放假,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市政府人事部门给非关键岗位员工1点就提前下班了。

这次的烟火在市中心的Olentangy河,其位置相当于上海的外滩。除了免费之外,人流不像国内这么多。我们晚上临时决定过去看,提前半小时到了,还是找到了最佳观赏位置坐下来慢慢欣赏。如果外滩放免费烟火的话,不知提前多少小时就封场了。

虽说人流密度不像国内那么大,但其实人还是非常多的,只是这里高楼不多绿地多,比较容易把人疏散开来。沿着Olentangy骑行,河里不断看到有人做着独木舟向市区划行。天上直升飞机拉着国旗在游弋。骑车到交通管制区域后,骑行在空旷的大马路上感觉非常爽。快到中心地带时,看到从中午开始每隔一小时有街头演出,还有很多啦啦队。整条街摆上各种小吃摊位,路边草坪上到处是铺了桌布或带了椅子休闲的人群。

这里天黑得晚,9点天还是全亮的,9点半还透着亮色。10点,天全黑了,正式燃放,10点25结束。先大家起立,好像是在放国歌,接下来燃放。

本来对这里的烟花没报太大的期望值,就来凑个热闹而已。但第一炮打出来就吸引了我。虽然只是很普通的橙色,但线条非常细腻,像在一层不染的画布上出现一张工笔画。非常有意境,可惜没拍下来。随后的烟火中也还是有很多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的:

慢动作:烟火如瀑布般整体下落,但非常缓慢,像电影里的慢镜头,配上柔和的音乐,非常浪漫优美。

定点:几组烟火打到天上后,定住不动,从这几个固定的点向下倾泄。形成至上而下的小瀑布。

层层推进:也是只用了简单的橙色,但效果非常优美。每一发打到天上绽开后连同轨迹都恍如凝固住一般,不断打上去,仿佛在一张巨幕上作画,每次补上几笔。就见到画布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画出一幅巨大的山水画。不断以为到了最高潮了,又不断将墨迹进一步延伸,或者在已有的墨迹上叠加,将高潮层层推进。

终曲:万炮齐鸣,身体下的大地也被震得不断颤抖,很有气势。

 

任何烟火拍下来就没有感觉了,再好的烟火到了电视上都还不如自家放的小烟花有劲。但还是撷取一些画面作为回忆:

 

中途:桥上坐了很多人,一群独木舟正向前进发。这些独木舟到了市中心后布满河面,很有感觉。

image

草坪上

image

河边,大家坐得很有立体的层次,从最顶层的防护墙,到几层草坪斜坡,一直到河边的卵石上。

image

image

这里天黑得晚,9点天还是全亮的,9点43,夜幕降临:

image

 

image

 

10点,天全黑了,正式燃放。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