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回忆——饿

女儿不识饿滋味,吃饭是我们求着她吃,甚至要用做题目作为奖赏来激励她吃饭,精神大于物质。虽然我自小也是看重精神更甚于物质,但本质却不同。女儿是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中,愁的是吃什么更好吃,我却有难忘的饥饿经历。

 

别人的饿:

小时候其实并没有挨过饿,有点饥饿感也只是因为煤球炉熄火了造成吃饭迟了。尽管小时候听到三年自然灾害时的惨状,但那是我们上一辈人的经历。虽然我这一辈也经常看到周围省份的人因为受灾一路讨饭过来,初中时则看到周围同学的艰苦,每天玉米粥加上卷子(馒头),连萝卜干或咸菜也没有,中午则只有米饭加上粉丝汤。但自己并没有切身体验。

 

自己的饿: 

唯一难忘的也最刻骨铭心的饥饿经历是在高中住校时。那时伙食定量配给,每人每月交十来元钱作为伙食费,食堂将饭菜按八个人的分量放在大盆里,开饭时学生每八人一组去食堂领到外面分了吃。十三四岁正是第二次生长突增期,农村里称为吃壮饭的时候,但食堂供应的饭菜量远远不足,于是饥饿就成了不变的主题。每天早晚都是粥配上一个馒头,但粥太薄,一碗粥看不到几粒米,馒头又太小了,名义上馒头有三两重,但只有巴掌大,实际分量应该不足,而且又没有油水,饿起来特别快。尤其冬天时最悲剧,一碗粥一个馒头吃完,竟然一点也感觉不到自己肚子里有东西,像没吃过饭一样。那时我哥哥总是觉得食堂的饭难以下咽,要掰一半给我。我虽然心里奇怪他怎么会不饿,但饥饿之下也管不了许多,虽然半块馒头解决不了饥饿感,但有总比没有好,来者不拒。多年以后想想,忽然觉得他不一定是真的吃不下。不管如何,正因为这半馒头,我的身高开始逐渐超过我哥哥。

 

父母看着我们挨饿着急,通过熟人买到了饭票。本来凭饭票可以从食堂窗口额外买些东西吃,但饭票按规定只供应教师,卖饭菜的一看我们根本不像教师,就拒绝卖给我们。还好那时改革开放已经有些年头了,不用粮票也能买到一些东西,尽管价钱贵很多舍不得买,但至少在实在不行时可以略微缓解一下饥饿感。印象最深的是店里的方便面,那时方便面还是奢侈品,价钱我到现在仍记得很牢:两毛八分钱一袋。虽然一袋方便面也填不饱肚子,但还是有精神作用的。舍不得一次吃完,一袋方便面掰成四块,饿得实在不行时就吃一块,自我安慰一下:这么高级的东西都吃过了,想象着营养都吸收在肚子里了。此外宿舍门口会有小商贩来兜售油饼、韭菜盒子等更是非常诱人,偶尔买来充饥。有时母亲进城来看我们时,就带我们去边上的饭店放开肚皮买包子吃,那时的包子确实做得很香,哪怕看不到多少馅,但连包子皮也一直透着诱人的香味。此外每隔一两周回家一次时会带些炒面到学校泡水吃些。

 

在外面买吃的犹如下馆子,只能极偶尔为之。吃得最饱的时候是星期天碰到搭伙的八个人中有人回家时。计划经济弄得很死板,每次八个人的饭量,哪怕八个人中有六个人都回家了,还是一盆八个馒头。这时就可以敞开肚皮拼命吃,我一个人可以吃掉五六个馒头。这时自己也禁不住感慨:平时每顿只吃一个馒头时要缺多少饭呀。

 

与饥饿有关的成语、童话:

最难捱的时分是上午的后两节课,早就饿得头昏眼花,看什么都想到吃的。于是将成语中“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应用进来,头脑中一边听课一边想像着诱人的饼,有时又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般幻想着喷香的烤……

 

与饥饿有关的电影: 

高中时学校包场看过孙道临自导自演的《非常大总统》,对里面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特写镜头:孙中山拿起饭勺,舀起一勺粥,然后把勺子倾斜,粥的水慢慢沥去,饭勺中剩下一点米粒。心中正疑惑着孙中山在做什么,后面的情节让人哗然:原来孙中山嫌粥太薄了,革命军的伙食这么差怎么打仗呢? 心中感叹:粥里有这么多米粒孙中山都嫌少,我们食堂吃的粥如果这样舀的话,能看到的米真是只有几粒、十几粒而已。

 

告别饥饿:

饥饿的生活持续了一个半学期,食堂的体制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开始改善,但终究未解决根本。经过大量努力,母亲终于首先调动成功,尽管放弃了事业单位进了企业、尽管一家人要过一段两地分开的日子,但总算让我们彻底摆脱饥饿了。1988年3月6日星期天,家搬到了学校后面的出租房,到学校只需要五分钟步行。那时我感慨道:

             背起绿书包,跨步上学校,走读的生活开始了!
              …
             操起家务活,劳逸相结合,有松又有驰。
              …
             走读开始了,我的腾飞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走读结束了我动荡的学习成绩,尽管第一个学期学习成绩仍旧没有起色,在班级里属于中等,依旧为自己高中毕业后能否有机会继续读书而担心,但之后的整个高三学年成绩稳步上升,直至到高考时班级前三名,不但不愁继续读书,还考上了不错的高校。

 

大学:

大学里虽然仍旧用粮票,但可以自由买饭吃,起码白米饭可以敞开吃,不会挨饿了。但进大学那一年正好碰上所有高校开始收学费,过惯了艰苦生活,总觉得在有限的生活费下应该优先保证精神生活,不应该追求物质,于是自己将吃饭的定额限定在每天一块钱。早晚稀饭馒头,中午只买一个便宜的菜。哪一顿奢侈的一下的话,下一顿一定把它节约回来。有时中午就一只肉圆作菜,让卖菜的师傅多舀一些菜汤好下饭。

 

后续:

经历过饥饿,我一直胃口大开,只有在上吐下泻消化不良的时候才会没有胃口,其他的即使发烧到四十度也依旧可以吃很多饭。

在食堂吃饭看到有人和我一样总是把碗里每一粒米饭都吃掉时,我就会想是不是他也一样经历过饥饿呢?

饥饿经历最让我后悔的是影响了长高,虽然在同龄人中不算矮,也没到二等残疾的地步,但我本可以再长高好多。当时也没有意识饥饿会产生不可逆的后果,还觉得和三年自然灾害吃树皮以及初中同学比起来已经很好了,还为自己艰苦奋斗的意志力自豪,还觉得精神远远重于物质。

更让我后悔不迭的是读大学时依旧把精神看得远重于物质,虽然没有挨饿,但也没有抓紧补充营养,失去了最后的长高机会。那时以为进了大学就成了大人不会长个子了,谁知大学四年又长了一厘米,早知道对加强营养的话还有机会再增高。

年纪大了才明白,身体最重要,为了健康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尤其在物价飞涨的年代,高中时觉得奇贵的物价,现在早已涨到不知多少个数量级了。心中尽管依旧顽固地保持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价值观,但其实心底也早已明白,我们的环境和生活经验早就无数次否定了这个价值观了。

Post a comment or leave a trackback: Trackback URL.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