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徐解羊

需求分析:

项目背景:超市里买了整只的羊排,

功能性需求:只得自己动手分解了。

非功能性约束:老婆不让用平时的菜刀来砍,怕刀砍坏了没有到切菜了。只得用一把轻飘飘的刀来割。

技术路线及总体设计:

想起中学里学过的庖丁解牛,技术路线是确定的:只要找到骨头之间的缝隙就行了。

详细设计及关键问题分析

仔细观察羊排,一根根骨头之间的缝隙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肉把它们连接起来,下刀就行了。技术难点在于脊椎,小时候看很多人拿刀用力砍,都是在砍这个脊椎骨。但仔细看脊椎骨,一块块之间其实有白色的韧带连接成整个脊椎,这里就是下刀的关键所在。

下刀时,发现沿着白色韧带一条条切到尽头时脊椎其实只切开了左边一半,还有一半切不下去了。再研究一下,发现左边的各个韧带和右边的各个韧带是有夹角的,因此应该从左右两头往中间切。照着这个办法,沿着脊椎从上往下切了很多V字形。

每个V字形汇集到底端的顶点,怎么也割不动了,仔细看看是很硬的骨头。难道每块脊椎骨到到了这个地方就必须用力砍了?研究过程中不经意带着肋骨间手一拧,就把它拧下来了。仔细看看,原来每个脊椎骨的中心有个很坚硬的突起把各个脊椎骨套在一起。刀横向割虽然割不动,但它承受不了扭力。

系统实现效果(局部)

 P1020895  

结论:

不砍一刀,先割再拧,将整个羊排分解玩了。

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进一步的研究包括:

1. 设计一个通用的解牛、解羊、解猪流程。

2. 如果有机会到中学上课讲《庖丁解牛》的话,要联系屠宰场,布置学生的家庭作业是:到定点的屠宰厂去解一只猪或一只羊。

Post a comment or leave a trackback: Trackback URL.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