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12月 2011

访问学者是神马?

1. 访问学者是很牛的人吗?

很久很久以前,“访问”一词在我的心目中是很神圣的。那时总感觉只有国家领导人才到处访问,或者是像爱因斯坦这种人到各个国家才称得上为访问,最不济也是著名作家率文化代表团访问某某国。

很久很久以前,“学者”一词在我的心目中也是神圣的。读本科时看到校园里挂着青年学者论坛之类的横幅,就觉得能参加这种会议的人都是精英了。

当“访问”和“学者”连在了一起,我就有点仰视得要休克了。

在我二十岁上下,实验室老师说后面有个访问学者要来,我的脑海中顿时冒出温文尔雅的日本学者的形象,夹杂着日本高僧甚至我们的唐僧的形象,感觉我见了访问学者肯定连气都不敢出了。当然,来我们实验室的访问学者是国内大学过来的。

还没见到访问学者,就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本来我们可以一届学生共用一台电脑,但现在没电脑用了。原因是那位访问学者把电脑用坏了。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访问学者先从DOS命令开始学起,结果拿本书首先尝试format C:命令,结果硬盘格式化,连DOS操作系统都没了。本来也没啥,重装系统呗。但这台老破电脑之前软驱已经坏了,光驱更是没有,结果整个电脑就废了。

如果晚个几年,我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个硬盘挂到其他电脑上重新装一下操作系统。但那时用电脑的机会非常缺乏,微机对我们来说都更是新鲜,只深夜偷偷溜进来用它编过几次程序,哪里敢拆机箱呀,更别说换硬盘了。

郁闷之余,心中只有怪罪那位访问学者了:作为学者,还不如我们学生,连DOS都不会还要去学,甚至连格式化命令的风险都不知道……

以后和这位访问学者接触多了,也就明白了,原来访问学者各方面专业水平不如我们学生是正常的。正因为专业水平不如好的学校,所以才要到好的学校来访问呀。如果水平高的话也不用来访问了。

从此,我对在国内高校进行访问的学者都不再仰视了,只仰视那些出国访问的学者。

在我出国做访问学者之前,还是觉得在国外做访问学者的都是牛人。得在国际上做了很有影响的工作,人家才会邀请你去访问的。

直到周围有人去做访问学者了,才明白人家主动邀请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都是你想去访学,主动提出让人家发个邀请函,然后人家才来邀请你的。和找工作没多大区别。

等自己也出国访学了,就再也没有仰视了。

2. 访问学者是项目吗?

留学基金委的网站上写的清清楚楚:“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项目”。这么说来,访问学者应该是项目咯。

如果是项目的话,那这个项目可是我活了这么多年申请到的最大的项目,而且是国家级的项目、是经费完全由自己自由支配的项目。

虽然那时这个项目的经费还不到当地的最低生活水平的要求,但它是对我帮助最大的项目、是最让我出成果的项目、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项目。

只是在统计教师申请到的项目经费时,没有任何人承认访问学者也算你申请到的项目。

到小木虫上一查,倒真有人问访问学者算不算项目的,大家都有自知之明,众口一词都说不算项目,因为这个钱是直接给你的、没有进学校的帐啊。

3. 访问学者是留学生吗?

访问学者自身是教师,出国也不是为了攻读学位、也不需要去听课,所以一直觉得访问学者只是对方的一个客人,是一种经历,而不能称为留学生。

但在英语培训时,都称我们是留学生。这时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我不是学生,我是教师,做访问学者只是一种经历,是去开阔一下眼界、和国外建立学术联系。

出了国,困惑依旧,搞不清自己到底是教师还是学生。国外学校为俺开设的电子邮件是从网页中“教职工邮件”的链接进去的,而不是“学生邮件”的链接。公共打印机是不限打印张数随便打印的,而不像学生有配额限制。停车证是教职工类的,虽然比学生停车证有很多优先权,但价钱也上去了。学生享有的各种福利都不轮不到。但大部分做事情的访问学者都是和研究生们呆在一起做事情,而不是做想想中的老师的事情。

这样以后回国了算是留学归国人员吗?特意询问了一下,发现俺回国时也算是留学归国人员,可以享受到留学归国人员的优惠政策。

网上查到权威定义:“何谓留学人员:是指公派或自费出国(境)学习,并获得国(境)外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含)以上的人员;在国内获得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到国(境)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修一年(含)以上的访问学者或进修人员。”。

这么说来,访问学者也算是留学人员了。不管你在国外做了啥,出来晃一圈,身份就不同了。

4. 访问学者“学”什么?

访问学者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不拿学位、不需要上课拿学分,学什么呢?

跟着华人老板的一般会被当苦力,如果国外的老板也提供资助的话,就更被剥削了,当然这种剥削也是出成果的一种方式。但是对大部分公派访问学者来说,国外的老板不出钱,他也就不好意思派活给你。如果碰到白人老板、尤其是有了终身教授职位的白人老板的话,他们更是不好意思用免费劳力,对访问学者基本放羊。

大部分访问学者会趁机将国外各个地方游玩一遍,出来一趟不容易,游玩是必要的。

把该玩的玩遍后,有的访问学者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事了。尤其搞文科并且在国内不是做科研工作的访问学者,一个人在国外呆着实在是无聊,就只得提前回国了。

当然这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访问学者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充分利用了在国外宝贵的机会,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蜕变。

有的访问学者和学生一样去听一些课程,有的访问学者每天做实验做到深夜,有的访问学者自费参加国际会议,有的访问学者跟随医生上下班作息不定,有的访问学者每天和一帮硕士生博士生呆在一起,深入参与国外的教授的课题……

刚出国时让我纠结又很诡异的是,中国这么穷,美国这么有钱,中国还拿出宝贵的外汇派出自己的精英去给老外免费打工。

遐想一个极端的场景(纯属杜撰,如有局部场景雷同,纯属巧合):

一位教师申请项目时对国家说我想做这个做那个,国家说我的人民币虽然随便印,但你水平还没到,不能支持你做这些东西。

这位教师说那我不要经费自己做吧,为了节约开销,以后写了论文只投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

国家说你这个国际会议不是顶级级别,国家不能出钱支持你去参加这个国际会议。

这位教师心想达到顶级的水平也需要一个过程啊,遂死了这份心。

本来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切归于零。但这位教师访学去了,故事就重新开始了。

最终的结果是:

国家拿出宝贵的外汇,让这位教师到了国外访学。这位教师用这笔外汇飞到国外,在国外租个房子,挂靠一个导师,继续做他在国内想做的东西。做完了以后算老外的成果,然后老外再拿美国纳税人的钱资助他到中国参加了那个国际会议。

本来只要花很少的钱就能做到,而且成果归国家,但国家不乐意。

如今要浪费两个国家的几十倍的钱,而且最终的成果都送给老外了,但竟然两个国家连同这位教师都很开心。这位教师同时拉动了老外内需和祖国的内需,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想法开花结果了,眼界开阔了,也玩了不少地方,自己还成了留学归国人员,身份也不一样了。

抛开这种诡异不谈,这个访问学者确实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但学到了什么呢?

如今的网络时代,至少我这个行业已经没有什么知识和技术非要飘洋过海到国外来学,网上的技术资料足够充分,在国内完全可以自学。有什么是必须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到老外这里来学的呢?

刚出国时我在学校网站拼命查,终于查到:访问学者的目的是学习,但不是来学习什么知识和技术的,而是学习如何做科研的。

恍然大悟:同样一个创新想法,在国内可能就逐步湮灭,而拿到国外,就可以看到老外如何在这个想法上运作,让它成熟长大。这个是呆在国内很难学到的。

5. 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哪个好?

如果任你选择,你是愿意做访问学者还是博士后?

曾经在小木虫上查呀查,发现有很多人也在问这个问题,也没查出个定论,因为两者相互交错,每种因素都有特例。

从名声上看,虽然博士后和访问学者本质上都是一种经历,有的老外也两者混用。但国内很多人误把博后当作学位,而访学似乎被妖魔化的多一些。所以说博后比较容易唬人。

但是,从一般概念上看,访问学者在国内一般已经是正式编制教师了,属于已经有独立科研能力的人。而博士后则属于博士毕业后找不到正式工作,先做几年博后锻炼一下才能去做正式的教师。

再但是,由于国情,博士后肯定已经博士毕业了,而访问学者虽然是教师,但可能还不是博士,或者博士毕业了但还没有独立科研能力就拿到教职了。甚至有些人不是做学术的也能做访问学者。所以最差的博士后肯定比最差的访问学者有能力。

再但是,国家出钱的访问学者虽然相对容易找到接收的老外,但延期以后的访问学者国家已经不再出钱了,这时和博后一样,你不值这个钱是没人雇你的。而且一样的工作要求、薪资待遇、一样缴养老金等……似乎只是是否强制回国服务上有所不同。

再但是,留学基金委也有公派博士后项目……

其实没有可比性,就像一样进大学,有的是统一高考进去的,有的是自主招生进去的,标准不同,没办法判断高低。即使高考,每个省市的考题、分数线也不同……关键还是看你大学四年学了什么做了什么。

6. 公派访问学者是香饽饽吗?

一般想来,国家出钱送你出国,这种好事应该大家都来抢啊。

确实有很多人想出公派国访学,但却一直得不到机会,出国访学的门槛这些年也在不断提高。

诡异的是,有很多人有机会出国访学但却不愿去。

君不见,各个高校胡萝卜加大棒逼迫大家出国,出国的话给你这样那样优惠措施,不出国则不能升职称,好像大家都不愿意出国一样。不愿出国的人是真心的,国内一个萝卜一个坑,出国了说不定回来以后坑就没了;此外在去年9月份增加生活费之前,连续很多年公派出国的生活费没有涨,已经低于大部分地区最低生活水平的要求,很多访问学者还得加上国内资产证明老外才接受。所以在国内混得还不错的访问学者是真心不愿意出国。还有些人则是抵挡不住独居国外的无限寂寞而不愿意出国。

7. 访问学者希望滞留国外吗?

以前的印象中很多访问学者滞留国外不归,总觉得他们在道义上是亏欠国家的。

出国后倒开始羡慕这些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比俺混得好。这些人出国前的水平可能远不如我,但在国外混了这么多年后,资源已经很丰富,回国的话已经大受欢迎。我在国内说是为国家做贡献,却真的也没有国家能看得上眼的贡献。尤其让人耿耿于怀的是,这些人如果现在愿意回国的话,哪怕脚踩两只船,国家也会觉得他的贡献比我对国家的贡献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滞留不归的人虽然道义上理亏,但结局反而是个人得益、国家得益。

这让我想起八十年代靳大鹰写报告文学《志愿军战俘纪事》里的故事。拼死回国的被俘志愿军是符合道义的,但回国以后遭受种种不公对待,对国家的贡献呢?历经沧桑后还活下来的只能种几亩地了。而去台湾的被俘志愿军,以后回来就是台商了,受到国家热烈欢迎,成为国家建设急需人才。如果两位志愿军战俘相遇,让人情以何堪。

如今时代不同了,但国家明显是知道大部分访问学者还是不愿意回来的,所以公派访问学者要交很多押金,签了很多合同,强制必须回来服务两年。国家还制定了很多优惠措施吸引你回来。也是胡萝卜加大棒啊。其实,对于真的不想回来只想赚钱的人来说,这些押金和优惠在国外一年就超额赚回来了。

其实,还是有不少即使没这些胡萝卜加大棒也会急着回来的。有些是因为在国内混得太好了,吃不了在国外的苦。有些是想留在国外,但对国外的环境不适应、所学专业在国外又很难立足,只得回来。还有的则出于个人原因。

诡异的是,对于滞留国外的,有的人滞留了十几年竟然编制还在学校。有的人滞留了三五年,撞上枪口就开除公职了。有的人则刚出国还没准备滞留就在国内被下岗了。

多年前认识一个访问学者,国内高校反复催促他回国,他是准备回国的,但在国外的项目还没做完想多呆一段时间。国内高校反复催有点撕破脸下最后通牒的意味。国外导师说:是不是国内有什么项目急着你回去做? 他说没有啊,回去也没事做,不如在这里多呆一段时间还可以做点事情。于是老外困惑不解了:没有事做催着你回去干什么?诡异的是,国家宁愿他回来把他当闲人养着,也不愿他在国外出成果、赚老外的工资。

8. 访问学者值吗?

在访问学者的光环退却后,物极必反地对访问学者的负面新闻似乎多了些。其实我听到的很多负面说法都是出自访问学者之口,他们会很平淡地说出来就是玩了,一年也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我出国以后发现,即使自我评价再不济的访问学者,出国前后也是彻底地不同。这一年,没有谁是白白活过去的。国家的钱,用在出国访学的教师身上,虽然仍旧避免不了浪费,但和用在其他方面相比,无疑是最有成效的。国家值、个人也值。

自然科学基金锦上添花地拯救了无数青年学者,留学基金委则是雪中送炭地拯救了无数更底层的青年教师。 

将在外令也必须受

“皇上,如今天下大旱,臣作为一名武将,与其屈辱地饿死,不如派俺战死疆场,为国尽忠吧。”

“天下大旱?朕只见风调雨顺,粮食年年增收啊?也罢,你就去塞外杀敌吧。”

咚咚锵,咚咚锵,没想到金兵一触即溃,没想到塞外风光千般好,塞外粮食万般多。

咚咚锵,咚咚锵,俺就把金兵包围合歼,将金国并入大宋的版图吧。

包围完毕,第一道金牌来了:班师回朝。

“皇上,合围已成,马上就要全歼金兵了!”

第二道金牌:时辰已到,班师回朝。

“皇上是否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如果叫俺班师回朝是皇上棋局的一部份,哪怕要牺牲俺这个棋子俺也万死不辞!”

第三道金牌:朕哪有闲情下棋,要你班师回朝只是因为你时辰已到。

“再给我一天时间,定全歼敌人,把金国的地图献予皇上!”

第四道金牌:班师回朝,否则你就下岗了。

“只要一天,皇上看我岳家数代满门英烈、精忠报国,绝不会反叛。皇上看俺在京城虽然无仗可打一事无成,但自从俺出师塞外,岳家军与金兵每战必胜,最终决战在此一举,绝不是空头支票!”

第五道金牌,第六道金牌,……第十二道金牌。

岳飞顿首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

明知回去是条不归路,岳飞没有造反,奉命回朝。

看着囊中的金兵,金国本该如探囊取物般收归大宋,如今只能算是在并入大宋的路途之中。岳飞心有不甘地唱起了圣诞歌:金哥bye,金国bye,金国on the way……

岳飞回朝,果然不得善终,死时年仅三十九岁。

佛罗里达之奥兰多之环球影城风景照

 

截屏(2011-12-25 21_29_23).jpg

截屏(2011-12-25 21_30_00).jpg截屏(2011-12-25 21_30_19).jpg

截屏(2011-12-25 21_31_15).jpg

截屏(2011-12-25 21_28_29).jpg

截屏(2011-12-25 21_25_06).jpg

截屏(2011-12-25 21_25_54).jpg

截屏(2011-12-25 21_26_31).jpg

佛罗里达之奥兰多之环球影城之冒险岛之风景照

截屏(2011-12-24 20_22_01).jpg

截屏(2011-12-24 20_22_14).jpg

截屏(2011-12-24 20_23_44).jpg

截屏(2011-12-24 20_25_06).jpg

截屏(2011-12-24 20_25_43).jpg

截屏(2011-12-24 20_25_56).jpg

截屏(2011-12-24 20_26_16).jpg

截屏(2011-12-24 20_28_05).jpg

截屏(2011-12-24 20_28_43).jpg

截屏(2011-12-24 20_29_50).jpg

截屏(2011-12-24 20_30_12).jpg截屏(2011-12-24 20_30_28).jpg

截屏(2011-12-24 20_30_53).jpg截屏(2011-12-24 20_31_04).jpg

截屏(2011-12-24 20_31_17).jpg

截屏(2011-12-24 20_33_04).jpg

截屏(2011-12-24 20_33_26).jpg

截屏(2011-12-24 20_34_18).jpg

截屏(2011-12-24 20_34_33).jpg

截屏(2011-12-24 20_34_45).jpg

截屏(2011-12-24 20_34_57).jpg

截屏(2011-12-24 20_35_21).jpg

截屏(2011-12-24 20_35_51).jpg

截屏(2011-12-24 20_36_03).jpg

截屏(2011-12-24 20_36_18).jpg

截屏(2011-12-24 20_36_31).jpg

截屏(2011-12-24 20_36_55).jpg

截屏(2011-12-24 20_37_11).jpg

截屏(2011-12-24 20_37_25).jpg

截屏(2011-12-24 20_38_17).jpg

截屏(2011-12-24 20_38_46).jpg

截屏(2011-12-24 20_38_57).jpg

截屏(2011-12-24 20_39_07).jpg

CSDN密码泄露:管家不可靠怎么办

《天方夜谭》里,阿里巴巴来到山洞门口,叫道:“芝麻,芝麻,开门吧!”。于是山洞的门开了。

当你也有这样一个山洞时,你会使用什么样的咒语?

如果还是叫“芝麻,芝麻,开门吧”那就太傻了,这个密码知道的人已经太多了,所有的强盗都会先试试这个咒语。

你用的咒语越复杂、越没有规律越好。就叫“啊吖细窟切颗诺米”……

你的咒语还得足够长,否则汉字就那么几个,强盗把各种组合都试一遍,没多久就试出来了。

你的咒语还得过一阵就换一个,而且换的新咒语必须是以前从来没用过的。

如果你有很多山洞,每个山洞的咒语应该都不一样,以免一个山洞的咒语泄露了以后影响所有的山洞。

问题来了,当你有100个这样的山洞,每个月换一个咒语,而且不能重样,你能记得住么?

就写在纸上吧——那就更犯了大忌。

很久很久以前,这些关于密码的道理就被灌输了不知多少遍。但最终的实践是:很多人仍旧用简单的密码,仍旧所有账号、所有应用使用同一个密码。

无奈,再好的制度如果缺乏可行性,大家还是不会去遵守。也正因为如此,CSDN网站密码的泄露影响深远。

你的山洞没天方夜谭里这个山洞那么高级。你的山洞只是几百万个山洞之一,有个管家帮你把门。你每次对管家说“芝麻,芝麻,开门吧”,管家去核对一下,发现咒语对,就帮你把门开了。

你只能选择相信管家了,问题是这个管家把每个山洞的咒语都记在了一个本子上,然后有一天这个本子被小偷偷走了……

其实这个管家可以聪明一点的,不要把咒语直接记在本子上呀,你就把每个汉字用一个数字代替,然后把咒语连在一起组成数字,平方一下再除以红楼梦里的第N句话(N为咒语第三个字所对应的数字)。这样管家的本子只要记录最后的结果就行了。以后你每次说咒语时,管家计算一下,发现计算结果和本子上记载的一样就知道咒语没说错,然后再给你开门……除非小偷杀了管家冒充管家帮你开门,否则它拿到那个本子一点用也没有。

更高级一点的,用MD5, SHA1, SHA256, SHA512, SHA-3等Hash算法计算一下,小偷知道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也无法倒推出咒语。虽然没有任何算法是绝对保险的,但总比把咒语直接记在本子上强吧。

更让人沮丧的是,如今出问题的管家是大名鼎鼎的CSDN,这种程序员社区都把咒语直接记在自己的本子上,我们还能相信谁呢?

管家是不可相信的,尤其现在每座山头都有不同管家,我们也不认识他,即使认识也不知道他手下打工的程序员有没有心怀不轨。即使管家承诺他绝不把咒语记在本子上我们也不能相信,即使他大名鼎鼎我们也不能相信。

我们能相信的只有专业做认证的,像一些著名的OpenID提供方、OAuth服务提供商等。

你来到山洞门口,不管是哪个山洞,你只需要一个咒语。每个山洞中管家给你Google、Yahoo…等直拨电话。

你对着Google说:“啊吖细窟切颗诺米”,你相信Google不会把你的咒语记在本子上,也相信这个直拨电话一定经过了加密处理不怕强盗窃听。管家不需要知道你的咒语,他只要问一下Google,就可以确认你帮你开门了。

奥兰多——环球影城看特技

看了环球影城和冒险岛,以前看过的3D、4D动感、IMAX+3D都成了浮云。

你不再是电影的旁观者,你已经参与到电影中去了。所用的技术都能看得出来,但仍旧不得不佩服其创意以及精心的策划,能利用现有的科技给人们这么逼真的体验。

一开始你还是个游客,正在听讲解,突然电视信号变为雪花,不断插入龙卷风来袭的警报。你正泛舟河上,突然间开船的惊慌失措,举枪射击:大白鲨来了。总之,每个节目都会出现各种意外,然后你就不再是游客,电影中的场景进入到你生活中来了。

接下来就各显神通了,你是电影中的一个角色,融入各种特技场景,鲨鱼不断冲向你的船头,激起巨大的水浪将人打湿,爆炸产生的巨大火球烘烤得人睁不开眼睛,枪手的射击在水面激起巨大的水柱。龙卷风将屋顶掀起,电闪雷鸣,强风扑面,牛哞哞地叫着被龙卷风吹着从你的面前掠过……

如果现实中的特技还不过瘾,就轮到虚拟的影像了。

巨型屏幕中的影像和现实中的实物完美对接。一开始还是电影道具,你坐着的车子带着你掠过会喷火的怪兽,晃过眼前搭建的城堡,接着继续向前,你全然没有注意到接下来所看到的城堡已经不是实景,而是对着巨型荧屏了。荧屏中影像的变换让你觉得自己飞了起来,理智告诉你你并没有飞,但你的感觉就是飞到了城堡上方。身下的座椅是个小型的过山车,配合着画面给你准确的加速、失重、俯冲、上扬和拐弯的感觉,你跟着哈利波特,到处穿行……

荧屏不止一块,过山车穿过一段荧屏的影像,自动衔接到一段实景,接着又带你衔接到另一块荧屏。有的荧屏是球幕,你仰望高楼,仰望天空,和真实世界一样,只有理智告诉你这一切都是假的。

如果还不过瘾,那就来个增强现实吧。戴上立体眼镜,跟着蜘蛛侠一起在高楼间爬行。现实的场景和虚拟的三维影像叠加,过山车继续给你加速、失重、向上、向下和急转弯的真实感觉。这还不够,虚拟影像中有爆炸时真的给你来团火烘烤一下,给你逼真的感觉。虚拟影像中有水溅来时真的给你喷点水。至于整个房间电闪雷鸣、风吹雨打、魔法出现时闪闪的星星,就更容易通过特技弄出来了。

电影里的人物也和现实中的切换,施瓦辛格一推门,真正的活人就从屏幕里来到你身边,周围升起几块巨幅荧屏,真正的人在三维虚拟影像里表演并和电影中的虚拟影像进行交互。

过山车穿进屏幕,进入了影像里面。屏幕会动,几块荧屏中的影像可以相互交互、荧屏中的影像和现实中的人交互、荧屏中的特技和现实中的特技交互,荧屏里的魔法一施展,指向你周围什么地方,你周围就会喷水、喷火、爆炸。水幕升起,荧屏里的人可以跳到水幕电影屏幕上,在不同荧屏间来回跑动……

哈利波特城堡里,墙上挂的油画中,各个人像忽然会动起来,互相交谈。走近仔细看,表面确实是油画的画质。幻影成像技术显现的人像和真人一模一样,并且和真人互动。

这一切还不过瘾的话,就该去体验一下拍电影的感觉了。现场报名,拍镜头,没拿到单独角色的也可以做群众演员,你正在列车里,突然洛杉矶大地震开始了,地面下沉,汽车滑落撞向车身,洪水冲向汽车,体验完这些的特技,然后看最后剪辑好的影片。

印象最深、不得不看的节目:冒险岛首推哈利波特,不带眼镜的真实效果,其次是蜘蛛侠,戴眼镜的三维效果。环球影城首推辛普森(Simpsons),其次大白鲨,终结者……

大部分节目无法拍摄,拍摄出来效果也大多不好,外景倒是不错,下次再贴过来。

大爆炸没拍到,但拍到了穿越水面的火墙

截屏(2011-12-23 15_10_19).jpg

大白鲨跃起时的水雾中出现了彩虹。

截屏(2011-12-23 15_11_40).jpg

一番搏斗后大白鲨负伤

截屏(2011-12-23 15_12_55).jpg

观众参与体验特技。

截屏(2011-12-23 15_14_15).jpg

观众参与拍电影

截屏(2011-12-23 15_05_04).jpg

经过一道水门

截屏(2011-12-23 15_00_45).jpg

烟花、火焰、水帘交融

截屏(2011-12-23 14_59_32).jpg截屏(2011-12-23 14_58_07).jpg截屏(2011-12-23 15_02_07).jpg

奥兰多——海洋世界

佛罗里达:奥兰多。

据说是全球第二大海洋主题乐园。

最著名的演出是杀人鲸的特技表演,和圣诞演出融为一体,杀人鲸、训练员、歌舞演员、外景摄像、喷水装置、烟火彼此配合,四块屏幕旋转、拼接制造各种效果。鲨鱼腾跃时激起巨大的水浪冲向观众席,最后还列队游到各个角度一起摆尾将水掀到观众席。

去年表演时刚发生过意外,2010年2月24日,一头杀人鲸将资深女训练员咬住拖入水中溺亡。

海豚表演也非常精彩,可惜去晚了,只能在场外瞥了几眼。

剧场的表演也不错,从播放的电影平滑过渡到真人,杂技、电影、天上、地下虚实结合,整个剧场电闪雷鸣成为立体的舞台。

几个过山车都不错,各有特色。最热门的一个是无底板的,人坐定后座椅旋转,使人俯身向下,以一种奇怪的姿势向前冲,看着自己撞向山岩、掠过水面……

每个馆都有自己的特色,在极地馆,外面摆着极地快车,进去排队看极地快车的动画片,心中正疑惑这么简单的东西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排队,队伍开始向前挪动,然后有乘务员神秘兮兮地带着大家去乘坐极地快车,原来我们成了动画片中的角色了。进了列车也没见什么特别,这时列车前面的门打开了,列车冲了出去 ——原来是过山车加动感电影。之后的经历就和动画片中一样了,我们来到了北极。出了列车,我们重新回到真实的世界,在北极见到电影中的列车员、圣诞老人、圣诞树和极光。夜空虚幻得真假难辨。离开圣诞老人后继续参观北极……

P1180741

P1180720

P1180723

P1180728

P1180734

P1180597

P1180616

P1180641

P1180630

P1180677

image

P1180711

P1180716

P1180767

P1180793

P1180799

P1180824

P1180837

P1180851

P1180865

P1180901

P1180916

P1190013

P1190033

image

image

image

P1190046

奥兰多:环球影城(相框效果)

点击照片看大图

 

否定之否定:谢绝高薪,毅然回国

肯定:

很久很久以前,经常在介绍海外归来的科学家的文章中看到类似谢绝高薪毅然回国的字眼。那时对他们的爱国热情非常钦佩,同时也觉得他们很牛:老外都愿意用高薪来挽留你,那水平肯定不是一般地高。

对“高薪”之否定:

很久很久以后,出国的人多了,信息逐渐对称了,才发现所谓的高薪其实是老外聘人的最低标准或者中间标准。原来大部分的谢绝高薪毅然回国都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来骗骗国内老百姓的,遂对谢绝高薪毅然回国的说法不屑一顾。

轮到自己也出国了,发现事情其实并不这么简单。

对“高薪”否定之否定:

老外给的那点薪水虽然是最低标准或者中间标准,但换算成人民币还是不小的数额。虽然国内的大牛们肯定看不上这点美金,老外自己也不觉得这是高薪,但对国内底层的人民教师来说,这点美金还是属于做梦也不敢想的高薪的。

这种情况下,回国还是需要“毅然”一下的。虽然回国的动机可能五花八门、不是口头上所说的“报效祖国”,但在排除掉少数确实没有能力的海归后,有能力的海归回国前还是会经历从纠结到毅然的,不一定是因为国外呆不下去了只能回国。

因此,不管谢绝的是不是高薪,海外有才华的人愿意回国,总是一件值得鼓励而不是嘲讽的事情。当然挥去故意拔高的光环也是必要的,对少数利用信息差招摇撞骗人进行鉴别也是必要的。

对“牛人”之否定:

既然高薪是相对国内的,能谢绝高薪就不是牛人的专利了。有资格谢绝高薪不等于是牛人。

对“牛人”否定之否定:

不过,虽然有资格谢绝相对国内的高薪不等于是牛人,但不管怎么说,有人聘请终究说明这个人还是有一定能力的,还是能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一定的能力的。

再转一个弯:谢绝的高薪如果不光按照国内标准算高薪、按照美国标准也不低的话,是不是这个人就一定很牛呢?

——有人硕士刚毕业就能拿到10万美元年薪,算高了。但其实不一定是牛人,他的薪水高只是因为他进了像Google这样的高薪的公司,虽然能进Google也不容易,但牛人不是这样定义的,从学术上看,至少他的导师比他牛。

路过占领奥兰多

寥寥数人在路边站着,几个警察在边上看着。从牌子面前擦肩而过,才发现上面用很小的字写着占领奥兰多。

截屏(2011-12-19 16_01_42).jpg

奥兰多市区湖边

截屏(2011-12-19 16_04_50).jpg

截屏(2011-12-19 15_56_40).jpg

截屏(2011-12-19 15_57_14).jpg

截屏(2011-12-19 15_58_15).jpg

截屏(2011-12-19 15_58_31).jpg

截屏(2011-12-19 15_58_58).jpg截屏(2011-12-19 15_59_26).jpg截屏(2011-12-19 15_59_58).jpg

奥兰多会展中心

截屏(2011-12-19 16_05_24).jpg

倒立的房屋

截屏(2011-12-19 16_06_32).jpg

生物界的海归——外来生物入侵

 

外来生物是如何跋山涉水来到中国的?

 

一篇源自2008年人民日报海外版、标题为《中国已成为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的文章给出了专家解释:一种是引进的。另一种情形则是不小心带进来的。

 

领导为啥要引进外来生物?有两种原因,一种是领导需要某个东西,但本土的生物提供不了或者做得不好。比如为了有更多的猪饲料及净化水质,上世纪70年代我国从委内瑞拉引进了水葫芦;为了保滩护岸、改良土壤,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从英国引进互花米草。都是出于这个目的。另一种是则领导需要消灭某个东西,自己不方便动手或灭起来太困难,那就引进一个天敌吧。比如为了对付蚜虫,1874年新西兰从英国引进了十一星瓢虫;为了避免鹿和野牛数量太多且太安逸导致种群退化、1995年年美国黄石公园从加拿大引进8只大灰狼;为了清理海藻,美国从中国引进亚洲鲤鱼。

 

不小心带进来的就更多了,比如本来引进的是木材,它躲在树皮里混进来;甚至游客鞋底的土壤也可能潜伏着外来生物。中国的大闸蟹则据说是被华人捎带进美国的。

 

 

外来生物的到来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让我们引述2005年《中华工商时报》的论述:“对外来生物入侵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容易引起争议。一个外来物种在一些人眼里被视为极具危害性的入侵者,而另一些人由于利益驱动却将其视为重要的财源。”

 

领导引进的肯定是符合领导心意的,从整个大环境来看大部分都是有益的,引进时的目标一般总能达到一些。这些是毫无疑问的,所有人只要不带偏见都能看出引进外来生物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外来生物带来的巨大意义。本文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但从本土生物来看,外来生物往往会给本土生物带来灭顶之灾。不是因为外来生物本身有多厉害,而是因为所引进的外来生物的强项一般都是本土生物的弱项,而且外来生物在本土一般缺乏天敌,所以很容易无限扩张并将各种资源吸干。 互花米草的蔓延“使沿海养殖的贝类、蟹类、藻类、跳跳鱼等生物大量窒息死亡……大片红树林消失”,水葫芦则使滇池、珠江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灭亡。中国的大闸蟹则横行加州水域,大吃水草、鱼卵、钉螺……

 

 

《海上花园里的生态杀手》一文对此有生动的描述:

160多年前,猫爪藤作为观赏性植物从原产地美洲引入厦门。……。想当初,红砖楼房外,常绿的猫爪藤沿着庭园栅栏疏密有间地攀爬着,鹅黄色的花不时从青藤间探出,确也是一道风景。但随着时光的推移,猫爪藤便渐渐暴露出其生态杀手的真面目。繁殖能力极其旺盛的猫爪藤,借助强劲的海风将其种子四处传播。生根发芽之后,不仅其发达的根系会疯狂地与其它植物争夺养分,而且坚硬、锋利的“猫爪”还能紧紧抓住树皮往上攀爬,以层层叠叠的茎、叶构成网状“藤罩”遮盖整个树冠,使树木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枯死;而后它再向四周扩散,攀援周围的其它树木并覆盖,最终导致成片的树林死亡。在我市受猫爪藤危害较重的鼓浪屿,许多古树名木被猫爪藤裹缠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外来生物在实现领导的目标的同时,带来了领导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忍无可忍时,领导就开始要铲除不听话的外来生物了。但谈何容易,据报道我国每年用于打捞水葫芦的费用达到上千万元。“全国每年由于外来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用于入侵害虫的防治费用总计达 500多亿元”。

 

《海上花园里的生态杀手》一文对此有生动的描述:

猫爪藤的胡作非为让人忍无可忍,但铲除猫爪藤却并非易事。猫爪藤的根扎进地下40厘米左右,与其它树木的根纠缠在一起,难于斩除,而且猫爪藤还有贮藏着丰富养分的块根,即使把地面的藤蔓统统割掉,它很快又能长出新芽。上个世纪90年代初鼓浪屿就开始清理猫爪藤,到2004年7月清理面积已达12万多平方米。尽管如此,形势仍不容乐观,要防止猫爪藤重新在鼓浪屿蔓延显然还需要旷日持久的艰苦斗争。

从这篇文章也可以看出更复杂的情况:外来生物在本土呆久了之后已经和本土中一部份近缘生物盘根错节纠缠在一起了,而且入地生根了。

 

此时,如果领导再引进新的外来生物来解决问题时,本土幸存生物和曾经的外来生物为了自身的利益就会联合起来抵制新的外来生物,这是所有生物的生存本能。

 

领导、本土幸存生物、曾经的外来生物、新的外来生物、准外来生物、准本土生物,从不同的立场就有各自不同的解读和争论,大家都有道理,在各自的立场上都是对的。

 

看热闹之余,惊讶地发现热热闹闹的背后还有一群庞大的沉默和半沉默者,他们是本土中因为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或者行将灭绝的生物。他们看得更实际些:不管你是哪种生物,不管你争论的是什么,能给我和周围人多带一点养分来才是正道。半沉默者一开始还在为新的外来生物叫好,但如果后来发现争来争去的其实都是属于谁吃肉糜的问题,而小米都吃不饱甚至吃不到的土著还是要因饥饿而灭绝,那就只得回归沉默了。

 

人是高等生物,生物界的现象往往在人类社会中也存在,只是人类更复杂。

 

附记:

外来物种和本土物种之间除了资源竞争,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比资源竞争威力更大的竞争方式:“非对称交配互作”。

 

权威刊物美国《科学》杂志2007年12月14日发表了中国和澳大利亚项目组合作的发现:B型烟粉虱,作为全球最危险入侵生物是如何通过“非对称交配互作”来入侵和取代土著烟粉虱、最终以少胜多的。他们用分子标记鉴别B 型烟粉虱和土著烟粉虱,并用10台摄像机共对1 060头烟粉虱做了两万多小时的录像观察。行为观察的结果是,外来生物(B 型烟粉虱)和本土生物(土著烟粉虱)之间属于近缘物种,所以某些交配信号相似因此可以相互求偶,某些交配信号又不同所以不能交配。因此两种生物间的求偶行为及相互作用会使“B型烟粉虱的交配频率迅速增加,卵子受精率提高,后代雌性个体比例由独处时的约60%提升到70% —80%“。但对B型烟粉虱雄虫又频频向土著烟粉虱雌虫求偶,干扰土著烟粉虱雌雄之间的交配,使后者交配频率下降,后代雌性比由独处时的约50%下降到20%—40%”(《中国基础科学》2008.2)

一条跟随我14年的西裤

image

去年的12月,这条西裤随我留连旧金山。其实它的拉链的拉环已经断裂,我用一枚回形针穿进去代替,继续使用。再后来拉链的布也裂开了,而且是不可修复式的撕裂,于是旧金山回来后,这条西裤只得闲置起来。

 

老婆准备扔掉,但我看着裤子本身还是非常好呀,穿着也非常舒服。老婆说:你这么喜欢穿这条西裤,为什么和它一起买的那件配成一套的西装却从来不穿?

 

我当时心中一惊:这条裤子只觉得穿着舒服,就从国内带到了国外,却没想到是和那条西装一起的。这么算来,这条西裤我已经穿了十来年了?

 

那时刚工作一年多,部门里面提倡教师穿西服上课。我们心中暗喜:大概会给我们每人发一套西装了。不料等到最后原来是要我们自己去买西装,于是就一直拖了下来。

 

那年的12月份的一个夜晚,天气很冷。我们几个年轻教师呆在办公室聊天,我们的大姐大坐在热油汀上取暖,大姐大虽然只比我们早工作一年,但我们对她都发自心底地服帖。说起买西装的事情:小N已经结婚由他老婆陪他买了,小T已经由大姐大亲自出马陪了买了,只有我还没着落。买西装对我是件太大的事,重来没买过这么贵重的东西。之前毕业答辩时为了形象能够上照一点还是借了同学的皮夹克去拍了点照片。既然读书时没钱买衣服,也就不知道该如何挑衣服。这次买西装我承担不起买得不合适的后果,必须找一个人分担。在大姐大的鼓励之下,最后这个重担落到了L身上。

 

鼓起勇气开口,竟然没被拒绝。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和女同事一起去买衣服。到了外地人向往的南京路第一百货,没有想象中的精挑细选货比三家,记忆中直奔主题就买了一套西装,而且是780元的天价。然后就乘公交回家。

 

公交站人很多,等了很久也没挤上公交,倒是出租车不断到公交站招客。寒风中,我提议了一句:要不打个车吧?人家否决后我就不再坚持继续一起等……

 

错误1:买完衣服都没有请人家找家店坐下来吃点什么或者喝点什么的。

错误2:去的时候挤公交已经是错误,回来时这么冷、公交车又等不到,不坐出租车就更不可原谅。人家客气一下你就当真了,更是错上加错。

 

难怪我同学担心我娶不到老婆。

 

好老婆是一所好的大学,我的情商在不可救药时是这么被准老婆教育到平均水平的:女的说话都是反着说的,女的说“不”的时候她的意思其实是“是”。这句金言挽救了我的生活。

 

所有的西装我都穿不惯,觉得穿着不自由,唯有这西裤,竟然不知不觉穿了这么久。天价的衣服还是有其价值的,竟然穿了这么久也没穿坏,只是拉链成了它的薄弱环节。

 

今年的12月,我要去奥兰多,和去年去旧金山同样的情形。只是这闲置了快一年的西裤再也无法穿了,也肯定不会带回国内了。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宝贝

截屏(2011-12-11 10_19_25).jpg

你的祖辈大都没活到你降临人世的那一天,甚至没有活到你的爸爸遇见你的妈妈。只有你的太婆是幸运的。

 

你给几代人带来欢乐。生于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模范世家,你是你太婆目前唯一的第四代。六年前如此,如今仍旧如此。你太婆育有三女,各自嫁人成立了三个家庭。和当时所有中国人一样,每家都只生了一个子女,长大后如今各自结婚或马上就要结婚成立三个新家了,迄今只有你一枝独秀。你是你爷爷奶奶目前唯一的第三代。六年前如此,如今仍旧如此。你爷爷奶奶生了三子,长大后各自娶妻或即将娶妻成立三个新家,只有你捷足先登来到这世上。再算得远一点,你爷爷的弟弟、你外公的弟弟,都只生了一个,如今也都要结婚成家了,尚未添丁。

 

你承载着十多个家庭的二十多双眼睛的注视。虽然你的责任重大,虽然你缺乏玩伴有些寂寞,你没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也还没有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但你仍旧是几代人中最幸福的一代。

 

当年的革命先烈为了你爷爷奶奶这一代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所以你的爷爷奶奶虽然小时候跟着他们的父母躲战机、避战乱,但长大后再也不用逃难了。但他们生活的时代并不算幸福,时代的动荡下他们为了你爸爸妈**幸福牺牲了事业和生活,至今仍为房子、为看病发愁。

 

你爸爸妈 妈你爷爷奶奶那一辈幸福多了,虽然小时候跟着父母经历物质匮乏,但长大以后再也吃穿不愁了。但生活在这个时代也不算幸福,房价飞涨,环境恶化,生存竞争空前激烈。你的父母必须继续为了你的幸福而牺牲。

 

只有你这一代,虽然小时候跟着我们一起呼吸污染的空气,也不知道有没有吃过地沟油喝过毒奶粉,但等你长大,国家一定已经繁荣富强,各方面的秩序一定已经全面正常。实在不行,你也有足够的能力去美国实现你的梦想。

 

你在异国度过了你的第二个生日,你的生活中有了更多的玩伴,你在家中堆满了玩具和礼物,你每天在幼儿园接受着快乐教育……

 

愿你的未来无忧无虑,充满着幻想。

VB之父Alan Cooper

Visual Basic之父:艾兰·库伯(Alan Cooper)下午在实验室组织的会议上作作主题演讲,并签名售书。一本《关于界面》(About Face),另一本《软件创新之路》 (The Inmates Are Running the Asylum: Why High-Tech Products Drive Us Crazy and How to Restore the Sanity)。

演讲主题是Software Alchemy。谈了很多创新团队的管理问题,既有一些老生常谈,像创新充满了不确定性,是不能靠计划得来的。有些则有些耳目一新,比如虽然创新无法计划,但管理者还是需要有所作为的,而不是只需要放羊就可以了。比如管理者要创造环境让每个团队成员知道“Big picture”,要让每个成员知道其他成员在做什么、想什么等。

“不能有deadline,deadline肯定会毁了创新。”Alan不时会冒出一些警句。于是有人提问:那你怎么看待研究生发论文的deadline呢?……

截屏(2011-12-08 15_38_32).jpg

截屏(2011-12-08 15_37_55).jpg

截屏(2011-12-08 15_39_27).jpg

截屏(2011-12-08 15_39_43).jpg

截屏(2011-12-08 15_40_29).jpg

宠物商店

宠物也有玩具、衣服、食物,丝毫不比人的差。女儿刚来时在超市看中一件衣服,仔细一看,原来是狗衣服。我在超市看中的食物上面印着猫的头像,转个弯才明白是猫食。

宠物也有专门的宠物商店,周六去了一家PetLand,去年也去过一次,除了各种宠物玩具、食物外,各种宠物都可以抱出来玩。最好玩的是用扎了很多鸡毛的杆子逗猫。

周六拍的宠物店:

鼬的睡态

截屏(2011-12-05 21_03_19).jpg

截屏(2011-12-05 21_07_35).jpg

截屏(2011-12-05 21_04_03).jpg

截屏(2011-12-05 21_04_13).jpg

截屏(2011-12-05 21_04_23).jpg

老鼠

截屏(2011-12-05 21_08_28).jpg

截屏(2011-12-05 21_10_47).jpg

兔子

截屏(2011-12-05 21_04_55).jpg

截屏(2011-12-05 21_05_52).jpg

鸟类

截屏(2011-12-05 21_12_11).jpg

截屏(2011-12-05 21_11_0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