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未分类

回国无法再更新,新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u/xuyingxiao

这个网站似乎国内被墙了,以后不再更新,最新内容可至:

http://blog.sciencenet.cn/u/xuyingxiao

2年不用手机

花点手机费还是花得起的,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于是失去了很多帮助国家扩大内需的机会。

平时三点一线,又总觉得手机是个很高档的东西。所以我用手机起步晚,工作几年快到了世纪末才买了手机。是那种预先付话费的手机。

一日,闲来无事回复了一个广告短信,回复一下,它就发来一串选项,可以订阅各种东西,于是一层层选项看下去看到底有什么。突然,出问题了:一个回复短信过去后它不再发来选项,直接算我订阅了。

一个月好像是要30块钱,心中真是心疼啊。马上打电话过去想商量看能不能取消订阅,却发现手机没办法用了。找到运营商,原来是因为手机中原先只有5块钱话费,被它一下子扣掉30块短信订阅费,马上算我手机欠费停机了。取消订阅则是不可能的。

欠费就补上呗。但即使补上,运营商也要过几天才会将我的手机重新开通。

更让人气愤的是,正值月底。过几天就是下一个月了,我订阅的短信一个月短信只能管这几天。而这几天却因为这个订阅造成手机停机没法接收订阅的短信。

于是陷入陷阱:因为订阅了短信,所以手机欠费停机;因为手机欠停机了,所以订阅的短信收不到;等欠费问题解决了,订阅的短信已经过期了。花了30块钱,就换来几天停机,啥服务也没享受到。

运营商推给平台、平台推给商家,商家又是外地的。发扬秋早年菊打官司的精神,拼着家里巨额长途电话费,结果还是没解决掉。秋菊是幸运的,她官司打成功了,俺则彻底屈服了,只是以后逮着机会换了个运营商。

刚出国时,想想一年就回去了,就别用手机了。在国内先向运营商咨询,答复是只要订一份套餐,再预存200块钱,就可以开通国际漫游。只是每个月得打个客服电话开通一下。于是我订了最便宜的套餐:8元人民币,可以免费收短信。就靠它再美国过日子了。

这里仍有陷阱:很多智能手机会自动升级软件,造成巨额国际流量费。好在我早有准备,我的手机本来就不够智能,然后平时啥软件也不运行,就当个短信接收器。

收到短信怎么回复?电脑上用飞信啊。

实在要打电话怎么办?用老婆手机啊。

别人要找我怎么办?发E-mail啊。老板也找我要过手机号,我把号码报过去,老板问区号,我说先拨中国的国家代码……国际长途。老板赶紧绝了给我打电话的念头。

这么紧紧巴巴地过着。

后来加拿大的同学要给我打电话,告诉我gmail可以免费打电话听电话啊。但我浏览器上gmail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话筒啊。

查呀查,原来光人在美国还不行,还得把gmail也设置成英文的才行。折腾了半天,终于成功了。分配你一个和普通手机看不出区别的号码,就可以当普通手机用了。别人打进,用电脑接或绑定其他手机接;打出时直接用电脑。美国、加拿大等各个地方互打都免费。真是不平啊——老美这么有钱,打电话还全免费。

后来才发现,我国内的手机在美国打电话其实话费也不是特别贵,之前每次看漫游的短信:您漫游到了AT&T非优惠网络,…… 后面列出的是连串高价。心里总是纳闷,为啥要给我非优惠网络呢,难道我没有资格用优惠网络?快回国了才明白原来用什么网络要自己在手机上选的。选了T-mobile,于是看到打国内电话只要0.99元/分钟。只是我再也用不着了。

临回国,才知道国内也有免费电话了,手机或Ipad上装个“微微”软件,PC版还在推出之中。中国、美国都可以用,可以免费互打,虽然有时间限制,但也足够用了。试了一下,打到国内通话质量还不错。

回头看来,其实并没做到2年不用手机,还是各种形式在通话,所以并没真正体验到不用手机的世外桃源生活。

Farewell Party(2)

周六,济济一堂的家庭告别会。感谢Joyce的精心安排,每个布置的细节都体现了老人无比的心血和难以想象的精力。我们啥都没准备,就只是发邀请邮件,并准点到达。

连同十多位小孩大概有五十来号人,忙着拍照合影,忙着告别,比结婚还忙。

各色礼物,琳琅满目,很多人送书,回国的行李箱又要超重了。女儿学校的老师也带来班级里小朋友们制作的各种祝福。

被几位导师和教会的人夸得飘飘然,只担心飘得太高回国后还不知会被摔成什么样。

加上周日隔壁教堂和华人教堂的farewell蛋糕。连吃了几顿蛋糕。

截屏(2012-02-26 23_05_32).jpg

截屏(2012-02-26 23_05_58).jpg

截屏(2012-02-26 23_06_21).jpg

截屏(2012-02-26 23_07_12).jpg

截屏(2012-02-26 23_07_42).jpg

截屏(2012-02-26 23_08_15).jpg

截屏(2012-02-26 23_09_01).jpg

截屏(2012-02-27 14_27_38).jpg

带女儿藏石

对女儿说:“出去散步吧?”

女儿说:“不去。”

“那去捡东西吧。”

“好!”

这次捡的是石头,在我家附近只能捡一些不怎么样的石头,让我怀念南京的雨花石。不过这次后院正好铺了一些石头,是房东垫停车位用的,所以还是淘到了不少石头。

看着很漂亮的石头,一旦离开了水就看着很干枯,一点灵性也没有了。网上一查,可以打蜡。最简便的方法是将石头放水里烧热,取出晾干,然后利用余热拿支蜡烛来涂,涂完用软布擦。

吃不准效果如何,让女儿挑了几个最不好看的石头来做试验,做下来效果还不错,和刚出水的效果差不多。只是女儿喜欢的几块石头再也舍不得拿出来给我烧了。

 

看最差的石头的效果:

 

打蜡之前

截屏(2012-02-25 11_37_04).jpg

打蜡之后,温润如玉。

截屏(2012-02-25 11_53_56).jpg

打蜡前

截屏(2012-02-25 11_52_56).jpg

水洗后

截屏(2012-02-25 11_54_31).jpg

截屏(2012-02-25 11_54_51).jpg

打蜡后

截屏(2012-02-25 11_56_11).jpg

截屏(2012-02-25 11_56_32).jpg

截屏(2012-02-25 11_56_45).jpg

受洗(2)

美国时间周五,名博YC删除了自己所有博文。博文已死,但YC的粉丝们各显神通,从网络的角角落落翻找者YC的博文,将其复活出来。

 

美国时间周五,俺家也经历了象征耶稣死而复活的受洗。

 

俺导师前几天说,你相信God么? 回国以后你尽力了,其他就交给God安排吧,God会保佑你的。咦,导师你也信上帝?噢,导师也有God,但不是基督教。不同的宗教都有自己的God,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God来支撑自己。

 

一个多小时的仪式,至少见到四位不同的牧师,他们来自三个不同教堂,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毫无猜忌地来到了同一个地方。更有几十位来自众多不同教会的朋友们专程来捧场,还意外见到实验室里的一位学生。

 

这么多人专门为了我们两个人而来,这辈子没这么荣耀过啊。不过这是上帝的荣耀。

 

俺中文做见证,老婆英文做见证。台下笑声不断,上帝与我们同在。

 

上帝说,你可以放心回国了,哪怕回去以后变得一无所有,有了我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截屏(2012-02-25 05_47_28).jpg

截屏(2012-02-25 05_48_43).jpg

截屏(2012-02-25 05_58_24).jpg

Farewell Party(1)

2.19  被祖国啊母亲弄怕了,最后一根稻草压下来,只得投靠天上的圣父回去给俺撑腰了。

2.21  按圣灵的指示,自己订了票回国的机票。上帝保佑,疯长上去的机票价格降下来了,只比家人的票贵了几十块钱。早知今日,上个月就和家人一起自行订票了。再早知今日,我干嘛要回国呢?

向系里人事提交辞别表。

2.22  向中心人事发辞别email。实验室Farewell Ice Cream Party

第一次参加老美的Farewell Party,就是自己的告别会。说是Party,其实就是每人来盘冰激凌,吃完聊完走人。听过来人讲过这方面的风俗,所以有心理准备,。冰激凌味道倒是不错。

截屏(2012-02-23 15_32_30).jpg

2.23 抵美两周年,中国同事请客吃告别餐

截屏(2012-02-23 15_33_24).jpg

2.24 东大校友会告别餐,上帝赐我新生

2.25 家庭Farewell party

2.26 最后一场中文教会,

2.27-29 在实验室继续工作到最后一刻

3.1 天未亮就告别自由世界,挥一挥衣袖,作别即将召开的学术会议,俺前途未卜地回国了

受洗(1)

华人教会比较push:你好受洗啦,快受洗吧。大有先上车后买票的意味。

老外则比较随意,注重你自己的自由选择:你来教堂也好,不来教堂也好,他都对你热忱有加。受洗么,你不提也没人提。

L: 我决定受洗了。

老外A: 只要你心中接受耶稣了就是基督徒了,你没必要一定要去受洗的,我觉得你并没有准备好。

L:咦?华人教会听到我接受受洗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你还劝我不要急着受洗?

老外B:如果你心中有了感动,去受洗也不错。我们会为你准备一个盛大的仪式,你所有的朋友都去参加你的受洗仪式,为你祷告。

华人C: 我觉得你还没准备好,给我四个小时,我要好好再给你讲一讲圣经。

……

华人D: 你也跟着一起受洗么?

我?我还没有这份感动。我的任务是让L受洗。

华人D:其实你不用考虑上帝到底存不存在,只要相信耶稣就行了。历史上确实有耶稣这个人,你相信有耶稣,愿意向周围的朋友宣告你相信,就可以去i受洗了。

呵呵,呵呵。我正在埋怨上帝为啥老是为难我呢。每次我要被上帝感动、就差一层纸时,就被上帝一拳打醒了。我去受洗的话,连自己都觉得是虚情假意。

……

老外B:人在世上就是要受苦的,上帝不是保佑你一帆风顺,而是带给你内心的平安。

L:受洗时是个很大的池子,这个朋友那个朋友都想一起陪同下水呢。

嗯,这么多人一起下水,我做个陪同倒不是不可以想象。

L:这么多朋友聚集在一起同时为你祷告,机会很难得的。几个不同的教堂的牧师和朋友们专门为了我们过来,这机会以后再也找不到了。

嗯,这个是有一定的诱惑力。这辈子从来没有受到这么多人的真心关注呀。

还有,在国外千好万好千顺万顺还有很多人做你的后盾,但一和国内打交道就到处碰钉子,回国以后难免孤苦伶仃遇到重重打击,没有上帝做依靠真的能经受得住么?

还有,那个励志故事里Nick Vujicic的视频,一开始光震撼光反省自己了,后来才发觉还是宗教的力量在支撑着他。

……

华人D:你别把受洗当作像入党那样看得多重要、要多审慎。不受洗也是基督徒,受洗只是宣告一下。很多人受洗以后还会反复的,受洗了你还可以随时walk away的,哪怕你今天受洗明天就walk away,都没有任何问题的。很多人都会这样,尤其当受到打击不顺利的时候,很多人会对上帝产生疑问,会walk away。但上帝还是会看顾你的。

老外B:要为上帝受洗,而不是为了人受洗。

……

体验美国的看病贵

看了一次急诊,一次家庭医生。看病时很爽,没有任何人找我要钱,光把自己从保险公司网站上打印出来的名片大小的保险卡出示一下就行了。

让人着急的在家里等账单等了很久,医院还是不将账单寄来,只听说美国看病贵的种种传说,但搞不清自己这次要出多少钱,急啊。但医院却一点不急的样子,真是皇帝不急急太监。

后来终于寄来了一张急诊的账单。美国的看病贵确实名不虚传,如果没买保险的话就是天文数字了。不过虽然我们有保险,自己要出的钱对我们来说还是蛮贵的。以为学校规定我们买的保险不好,找了当地人看了,才知道学校规定我们必须买的保险和当地人相比是非常合算的。当地人看病自己要出的钱还要贵。

这么贵付着真是心疼啊,而且还只是一个账单,后面还要再看几次病呢。

比较人性化的是,很多人多说付不起就不用付了。下次再生病医院不会因为上次没付钱而不让你看病的。不过人在美国,信用第一,我们还没到完全付不起的地步,没必要去逃这个钱啊。

再看账单,更加人性化的是,账单上写着:如果你付不起账单,可以打电话XXXXXXX。

你看,人家这么贴心的服务,你还好意思不付账么?不过网上说,看病时和保险公司、和医院都得讨价还价的,我们啥价都没还过,这么贵的账单,打个电话看能不能还价吧。

电话打过去,就说太贵了。对方说你可以申请免除部分医疗费。也没要我们填什么表,也没问我们收入多少等信息,更没有讨价还价,就让我们等消息了。

电话打完就忘掉了,也不知道会帮我们免除多少医疗费。本来后面还预约了看专科医生,过一段时间想想这费用太高了,反正马上回国了,遂电话取消预约,回国再去医院看吧。老美比较注重隐私,但这次电话里问了一下俺的隐私:为什么要取消。俺心中一愣,说费用太高了,回国去看病。对方叽里咕噜了一下,听情形她会去核查一下,如果我后面这个专科检查很重要的话会让再和我联系。更让人感动的是,有老外听别人说我取消预约回国后再看病,马上说他可以捐1000美元出来。咳,我们刚为国内同学看病跟着全班同学捐过两次小款,回头就要老外给咱看病捐款,那成何体统。再说俺也是趁回国顺便检查一下啊,还没到要捐款的地步啊。

第二天收到一个邮件,之前申请的免除部分医疗费被批准了。想来个人信息都是联网的相关组织可以查到,而且老外是按家庭收入计算的,最后结果:俺被免除了不是一点点,而是免除了快一个数量级,而且在涨工资之前,以后看病都可以免除这么多。这样换算成人民币和国内做这么检查的费用也差不多了。早知道能免除这么多,那个专科医生的预约就不用取消了。

总而言之,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穷人不怕看病贵,倒是中产者为医疗费担心。

励志故事

鉴于每次体会上帝的意图时,结果总是和体会的不一样。故发博文,猜测一下上帝为我安排的未来三年。

3月1日,自行购高价机票回国。

3月,申请暑期短期出国未被批准。

4月,提取保证金失败。

5月,傍大佬未傍成。

9月,申请自然科学基金被拒。

明年1月,评副教授被拒。

明年9月,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再被拒。

后年1月,评副教授再被拒。

后年2月,和上帝对话。

后年6月,定居加州过中产生活,平时专心为上帝做工。

猜测完毕,回放后年2月的对话:

上帝:现在你彻底被驯服了吧?

我:驯服了。

上帝:当初你死活不肯出国,我把你路全都堵死,只留着出国一条路,你才终于听我的话出国了。出国后我给你显示了那么多神迹,你干嘛仍死心塌地非想着回国呢?

我:上帝啊,是你让我回国的呀。幸好我当年写了博文为证,当年出国7个月后我就和你立约:如果我坐在家中不作任何主观努力但一个年薪10万美元的工作自动找上门来,那说明是你让我不归,那我就听你的话接受这个工作不回国了。

上帝:你那是立约吗?你那是故意设置一个不可能的条件为回国找个借口。当然,在人所不能,在我是无所不能。只是如果你真的要我显示那个神迹的话,你就应该天天祷告啊,我早就说过:“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马可 11:24)”翻翻你的博文去,当初你和我立约时圣灵早把这几句都写在你那篇博文里面呢。你写完博文从来没有祷告让年薪10万美元的工作自动找上门来,说明你不是真心立约,只是在试探我。我早就在圣经中告诉你了:不可试探主——你的神。翻翻你得博文去,这句话圣灵也写在那儿呢。

我:那后来为什么你既让我回国又为我设置了重重障碍呢?

上帝:不让你回去被打击一番你会从心底里彻底被驯服吗?

我:为我所经历的一切感谢主,感谢上帝。

上帝:其实,老是focus在自己身上只会徒然破坏自己的心情,不管你心情好坏,最后一切还不是我给你安排的嘛。既然结果都是预定的,之前一切的纠结都是徒然。境界高的应该全身心focus我,境界低一点也可以从focus别人开始,这样就会很快乐。你应该看看下面这个励志演讲,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改变你。在国外的话看这个就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leyYopIzE4。不过在国内的话,为了不翻墙,得看这个: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zMjgxMzY0.html

我:嗯,这个演讲让我从几个不同的角度都震撼了。

上帝:其实,这个Nick Vujicic的演讲是多年前的了。演讲中除了你已经震撼的几个事情外,还有一个你不知道的。他在演讲里坚信即使他这样的海豹人,我也会为他安排一位妻子等着他。几年后,一切应验了。就在你回国的那年的情人节前夕,2月12日,他结婚了。不信去翻翻USA Daily News,2012年2月15日的报导Valentine’s Day Gift To the World Limbless Nick Vujicic’s Marriage。无图无真相(图片来自该报道及网络):

截屏(2012-02-17 22_04_39).jpg

截屏(2012-02-17 22_05_03).jpg

剪切板(2012-02-17 22_23_41).png

翻译的“信达雅”之外

翻译不光要“信达雅”,根据不同的目的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电影的翻译要和口型对得起来。这方面新电影似乎不如老电影做得好。

歌曲的翻译就更麻烦了,英文歌曲的旋律本来是强调某个词的,翻译成中文后就变成强调另外一个词了,而且似乎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记得当年汉城奥运会,唱“hand in hand we can”,歌曲的重音在Hand,中文“我们手拉手”,重音就变成“我们”了。一些抒情的歌曲,一个词拖长了调在玩味,到了中文版本就只能把另一个词拖长了调,整个要表达的东西就不同了。

看中文版圣经时,读到“神迹”一词,在心里没有留下什么特殊的感觉。这个词在神话中看得多了,头脑中只意识到出现了很奇特的现象,不会去仔细想“神迹”本来是什么意思。

看英文版时,对应的词是“sign(s) (of God)”。看到这个词心中一震:原来神迹就是很多人苦苦寻求的能证明上帝存在的迹象。中文翻译尽管信达雅都具备了,但在心中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却是不同的。

最难的还是诗,再好的翻译都无法和原文产生相同的心理活动。

朝三暮四的教育学启示

朝三暮四这一成语最初说的是养猴和猴子商量要减少口粮。一开始说早上三颗,晚上四颗,猴子就很生气;后来养猴人换个说法:早上四颗,晚上三颗,猴子就很开心地接受了。

立场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启示。

站在猴子的立场,启示我们要看清本质,不要为表面的东西迷惑。

站在养猴人的立场,经济学家说猴子的开心还是有经济头脑的,虽然一天还是七颗,但早上四颗的话风险低啊,而且如果拿去投资或放贷,可以赚到更多。所以朝四暮三怎么着都比朝三暮四好的。

营养学家说,早上能量需求大,晚上吃完就睡觉不用吃很多。朝四暮三更科学。

我是搞教育的,看到的是同样一种做法,用不同的说辞,就可以达到不同的教育效果。

女儿每天早上在学校吃早餐都得我看着她吃,更麻烦的是,每次早上起床都要磨蹭半个多小时才能穿戴完毕,结果到了学校总是来不及把免费早餐吃完。

先从上学磨蹭入手:约法三章,以后你早上如果到了8点40时还没穿好衣服拿好书包站在门口,我就不陪你吃早饭了,把你送到学校我就走了。

女儿或是大声抗议,或是装哭,总不奏效。

换个说法:“你想要奖励吗?”

“不要!”

“ 真的不要奖励?”

“要!”

“这样,如果你明天能8点40时就穿好衣服拿好书包站在门口,我就给你一个奖励。”

“什么奖励?”

“奖励陪你在学校吃早饭好不好?”

“好!”

于是女儿早上一醒就赶紧穿衣洗漱,5分钟就穿戴整齐准备出门了。

哥伦布市庆祝200岁生日

哥伦布市1812年建城,1816年起成为俄州首府。昨晚哥伦布的生日Party错过了,不过官方的庆祝时间是11到15号,每天有各种庆祝活动。情人节那天将在Columbus Historical Society和科技馆举行生日Party.

200周年原来专门有个词叫bicentennial 。

今天哥伦布都市图书馆举行吃蛋糕活动,担心主图书馆停车困难,就去家边上的图书馆吃。很好的蛋糕,吃的人却没想象的多,最后剩下这么多。

剪切板(2012-02-11 23_39_47).pngv

剪切板(2012-02-11 23_39_28).pngv

神迹,偶然,还是必然?

1. 用俺文科的头脑看

冥冥之中,一股神秘的力量把我们引向玫瑰公园。

本来这个时间我应该在实验室的。如果不是前一天老板白天黑夜连轴开会,如果不是整个晚上没怎么睡得着,我的身影一定在实验室。

本来L应该去参加聚会的,因为我的缘故,L取消了第一个聚会。

去哪里了?稍远的玫瑰公园? 步行可达的Goodale公园?两个人左右摇摆了多次,最后一刻决定去稍远的玫瑰公园,这样可以顺便送L去参加第二个聚会。本来每次都是C来接送L的,这样就不需要C来接了。

冥冥之中,一股神秘的力量在玫瑰公园把L引向一红衣女子。

我的经历:

我们带上了风筝。车停在公园草坪边上,L收拾车子,我先拿了风筝去草坪上放起来。

左等右等,竟然找不到L了。估计L在给车子大扫除,于是继续一边放风筝一边等。

过了很久,停放的车子一望可及却始终不见人影。我走近车子看车里有没有人,一红衣女子问我是不是在找L,我说是。她向草坪上吹个口哨,原来L正在草坪边上找我。两人碰头后我听到了下面的故事。

L的经历:

L早就收拾完车子,向身旁的草坪望过去却没有发现我。——绿色的草坪、红色的衣服、硕大的草坪连我就四个人,竟然没有发现我。

于是L放弃身旁的草坪,以为我看玫瑰去了,于是穿过一排房屋向反方向花圃走去。——冬天怎会有玫瑰绽放?

L看到一个红衣人以为是我,跟着走了很远。看着红衣人走上花圃制高点那个塔。发现红衣人身材很小、又戴着帽子,意识到不是我,于是往回走。

回到草坪边,有人叫L。一看就是那个红衣人。红衣女子说:刚才我忽然有个感动要为你祷告。原来那红衣女子冒着寒风站在高塔上是在为陌生人祷告。有关希望的祷告。并且要L回去以后看诗篇第62篇,红衣女子甚至不知道L是不是有圣经。——虽然见过很多基督徒为素不相识的人祷告,但顶着寒风登上高塔突然即兴产生念头为陌生人祷告还未见过。祷告就祷告了,但在路上拦着陌生人讨论宗教之前在美国还从来没见过。

神迹:

前面的一切都不稀奇。稀奇就稀奇在当红衣女子问起L的名字后,惊讶地问L是否是认识C。红衣女子和C是最好的朋友,经常听到C为L祷告,祷告内容是让L体验到神迹。所以红衣女子虽然和L之前从未见过面,但对L的名字还是很熟悉的。

L每周和C会碰头参加一个妇女组织的活动,L从来没有感受到神迹,所以心底里总是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没想到C一直在为这事暗暗祷告。

我正要送L去参加的聚会就是这个聚会,和C碰头后L说起刚刚的经历。C泪流满面:长期的祷告终于突然以如此多的巧合应验了。

2. 用俺理科的头脑看

让我们做个思想实验:构造一棵树,每个枝有10个分叉,每个分叉再有10个分叉,这么一直分叉N次后,最终末端的树叶将有10的N次方片。

你从树根出发,10个分叉随机选一个,沿着选中的一枝走下去后再碰到10个分叉再随机选一个,如此走下去,走了N个分叉口后碰到了末梢的叶子。

这片叶子会非常感动:冥冥之中一股神秘的力量驱使你找到了我,你做了N次10选1的决定,每次都必须正好是选择了冥冥之中要你选的那一个分支,否则我们就必然相隔天涯。我们相遇的概率是10的N次方。

但从我这个实验设计者来看,每次分叉口的选择其实都是完全随机的,根本没有那神秘的力量在控制。一切都是偶然,无论你每次如何选择,最后都会碰到一片叶子,这片叶子会感到冥冥之中一股神秘的力量让你选择了它。

没有神秘力量,只有随机和偶然。如果说有神秘力量的话,就是规律在起作用,它让看似偶然的神迹必然出现。

这个思想实验似乎很完美,但和俺文科的头脑看到的似乎又不尽相同。换个更贴近的思想实验:几个人一起沿着这棵树走,每个人在每个分叉口都自行随机做出选择,最后发现大家在同一个时间都走到了同一片叶子。当事人更会觉得这个巧合是上帝安排的神迹。

但理性地看,如果走的人足够多,哪怕所有的人都随机做出决定,总会出现多个人走到同一片叶子的情况。如果树枝之间有交叉,还会出现殊途同归的现象:我们都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这个思想实验更贴近俺文科的头脑看到的了,但还差一点点。如果我、L、红衣女子和C本身就有某种关系,又都在等待某片叶子。大家一起沿着这棵树走,每个人在每个分叉口自行做出选择,最后发现大家在同一个时间都走到了同一片叶子这里,这是神迹吗?

似乎是神迹,这个太巧合了。

但是,再换一个思想实验:足够多的人走这个树,每片叶子聚集了足够多的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论,平均只需六个人就可以把两个互不相识的人联系起来。因此同一片叶子中的人很容易发现共同点。于是大家就会感慨:你认识我,我认识他,他认识她。我们经过了这么多偶然的选择各自绕了一个大圈子最终殊途同归又到了一起,真是个神迹。

但其实,从我这个实验设计者来看,这个让当事人感觉到是神迹的现象是必然会发生的。

这么说,世上没有神迹?所有的神迹都是个美丽的误会?

且慢:这一切都只是证明了产生神迹感的一种可能性:必然的巧合带来必然的神迹感。但并不能排除其他的产生巧合的可能性。就像你看到地上有水就说有人在浇水,我做了半天的思想实验只是证明了地上有水也可能是因为天上在下雨,但并不能证明没有人在浇水。

更复杂一点,即使我有能力证明所有的神迹都不是上帝安排的,但我如何证明我不是那缸中之脑,我所看到、经历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某个类似上帝的人在向我大脑的输入各种神经信号呢?说不定那人正在一边向我那根神经输入信号,一边对着缸中我的一堆脑组织在窃笑呢。我知道这种可能性几乎是0,但却无法完全否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3. 用俺工科的头脑看

玫瑰公园回来后我头脑里就这么绕啊绕,隔了一天,周六翻看那每日花两分钟读一段的小册子时,看到了那一天有这么一句话:不要让分析和规划弄得自己精疲力尽,要让感恩和信任指引你这一天,那样会使你离我更近。

确实,从俺工科的头脑看,之前分析这么多有什么用呢?工科上,很多时候只靠经验公式,能解决问题就行。理论再正确,总是加了很多简化和限定的,照搬到工程上是要出问题的,最后总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上个经验系数。

对于神迹,不管神学还是科学的解释,对我们这种在生活中沉浮的弱者来说,不在于谁更对,而在于谁更能解决问题。

如果在生活的逼迫下无法奋起抗争,那就不如接受上帝获得心灵的平静,至少这样可以让自己心身健康活得更长。

在真相扑簌迷离时,就该选用对自己有用的解释。

即使真相很明显时,是否要揭示真相也是有讨论余地的。

要不要告诉绝症病人真相,那得看病人的接受能力。这时需要追求的不是真相。

当病人无药可治时,如果告诉病人:你现在吃的是安慰剂,里面就是蒸馏水,没有任何药物成分在里面的。那是很缺德的。虽然你说的是真相,但安慰剂本来可以缓解病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被你这么一说,客观上让病人活得更差了。

当儿童和诗人咏诵皓月中的嫦娥时,不要时时提醒他们:月亮上一片荒凉。至少在这一刻,我们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不受拘束的想象。真相只需要科学家知道就行了。

明显的真相都是如此,神迹就更是要实用主义地看。神迹是否真是是神迹?是否是上帝的安排?科学上虽然认为每个神迹最终都可以有科学解释,但也留着一条缝:科学上也无法去证伪神学的解释。所以实用主义地看神迹还是能自己说服自己的。

4. 另类神迹故事

以前读过一个故事:一个人买了一辆车,每次开这个车去买香草冰激凌,车子就没法启动,而买其他口味的冰激凌就可以启动汽车。

这一现象可重复,工程师跟着反复实验,结果都是这样。难道这是科学上可以验证的神迹?

然而工程师反复仔细观察试验后发现背后的原因:香草冰激凌离店门口最近。导致汽车能否启动的决定因素是停车时间的长短,而不是买什么口味的冰激凌。

再进一步从工程上研究,发现再背后的原因是温度:停车时间短,发动机冷却不足。再背后的原因是:发动机冷却不足发生“蒸汽锁死”。再背后的根源是,发动机过热时汽油还没到喷油嘴就气化了。最终用高压避免气化或者改变汽油沸点来解决,新车不再有同样的问题了。

这个故事是为科学说话的,同样说明了很多匪夷所思的神迹最终都可以找到根本原因。

但从实用主义看,如果这个汽车用户有能力,他可以自己去挖掘根源,解决问题。如果没有能力的话,在工程师解决问题之前,这个汽车用户最好的经验之道就是相信汽车不喜欢香草冰激凌这个神迹,不要去买香草冰激凌。虽然不科学,但有用,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真相留给工程师去挖掘吧。

生活比这个要复杂些,很多问题你明明知道根源,但就是无能为力,不断深受其害。此时,科学分析再正确也没有用处,如果无法反抗,那就只有享受了。只有相信神迹、让自己获得祥和与平静。

生活就像什么的,如果无法反抗,那就只有享受了。这句名言倒和圣经的道理是一致的:为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不管它是多么的好还是多么的坏)赞美和感谢主,这样你就会获得喜乐、宁静。

2012,世界末日左右走

走啊走啊走啊走,佛甲拦住了去路:按我这里的规定,你只能向左走。

刚向左走,碰到了佛乙:不行,按我这里的规定,你只能向右走。你去找佛甲商量能不能向右走。

佛甲:我这里不行,你去找佛乙商量向左走。

……N个回合以后……

佛甲:不行, 除非佛丙同意。

佛乙:不行,除非佛丁同意。

……N个回合以后……

佛乙:我已找了佛丁去协调。

佛甲:没人来协调,你只能向左走。

……N个回合以后,很多佛都度假去了,找不到了……

佛戊:你怎么还站着不走?走完了还得过我这关呢,后面还有很多关,光我这一关你的时间都已经来不及了。

俺意淫一下:同志,同志,同志,明明牌在我手里呀,不管往左走、往右走,我都无所谓呀。实在不行我也可以呆这儿不走、甚至可以原路退回去啊。怎么反而弄得我这么狼狈得等在这里无所适从?

这时,耳边恍然飘来佛己的声音:“唵吽吽啰噜诃……”。哦,紧箍咒,还有一个月就要念紧箍咒了。所以,呆着不动慢慢等甲乙丙丁商量好再走也不行,退回原路也不行,……

只能求上帝了:左也不让走,右也不让走,呆着不动不行,原路退回也不行,该如何是好?

上帝:亏你之前还在酱缸里活了几十年,酱缸里的政策是人定的,政策的制定是针对特定人而定的,政策的执行也是针对特定人而定的。不同人来执行会执行不同的政策,同一个执行的人针对不同人的又执行不同的政策。只要你找对了人,酱缸里没有不能变通的政策。

上帝呀,这好像和您平时的教导不一样啊。

上帝:不是让你去走后门,而是让你要依靠我呀。要对我有信心,人要凭自己的信心来走路,而不是靠自己的眼睛来走路。不管follow your mind还是follow your heart,关键是要follow me呀,这样关键的时候我会安排适当的人和事帮助你的。不要光看着那不可逾越的高山,凭着信心照着我给你安排的每一步去走,自然可以绕过那高山。

上帝呀,如果说信靠你你就会给我最好的安排,但为什么别人每次一步就可以从1跨到2,而我大部分事情总是1,1.1,1.11,1.111,1.1111……地走下去,怎么也跨不到近在咫尺的2呢?

上帝:那是对你的试炼啊。Follow me并不保证你一切都会顺利,但你要相信我最终给你的安排一定是对你最好的。我从来不会对你进行超出你能力的试炼。

上帝啊,2012年是世界末日吗?

不读圣经的人才会去预测世界末日在哪一天。圣经早说了,那日无人知晓。除了上帝,没有人知道,即使耶稣都不知道世界末日是哪一天。

最后一个中国节

《上甘岭》主题曲在白宫响起时俺没运气去现场,但当它唱响一间高级中学的剧场时,俺终于听到了。

这是今日中国节的晚场演出开场大合唱。准备不足相机没电了,只能传一些白天拍的照片。一天三场演出六十多个节目,外加各种游戏、展览、比赛、电影。中国书法、国画、中国民族服饰、各种工艺品制作、中国风光摄影文化展示,。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围棋、麻将、桥牌、二十四点比赛。《多彩贵州》专题展览。导演欧丑丑携最新力作《云上太阳》展映。

是我出国后看过的最好的中文表演。演员来自克里夫兰,辛辛那提,哥伦布,雅典,及OSU CSSS。

各种儿童表演童趣纷呈。背三字经、儿童说相声,各式各样的歌舞,当然水平也参差不齐。碰巧看到女儿学校也有一个年级在表演,是唱凤阳歌。

老外的舞狮和舞龙竟然是我看过的花样最多的舞狮和舞龙。老外说快板、各式武术表演也让人眼睛一亮。

古有昆曲牡丹亭,汉代六人舞和唐乐舞,近有游击队之歌和草原英雄小姐妹,现代有广场舞、真心英雄、当兵的人和爱我中华等。

在舞台灯光下看到了京剧唱腔完整的行头。

免费参加,每个小孩有红包领。

少不了领事宣读大使的贺电,比以前国内春晚的贺电长多了。其实有个秘密,英文翻译出来的简洁多了。

截屏(2012-02-04 20_58_35).jpg

截屏(2012-02-04 20_59_08).jpg

截屏(2012-02-04 20_59_42).jpg

截屏(2012-02-04 21_02_00).jpg

截屏(2012-02-04 21_08_02).jpg

截屏(2012-02-04 21_08_48).jpg

截屏(2012-02-04 21_10_12).jpg

截屏(2012-02-04 21_10_42).jpg

截屏(2012-02-04 21_12_43).jpg

截屏(2012-02-04 21_14_07).jpg

截屏(2012-02-04 21_14_33).jpg

截屏(2012-02-04 21_15_59).jpg

截屏(2012-02-04 21_16_34).jpg

截屏(2012-02-04 21_17_14).jpg

截屏(2012-02-04 21_18_18).jpg

截屏(2012-02-04 21_18_55).jpg

截屏(2012-02-04 21_19_17).jpg

截屏(2012-02-04 21_19_51).jpg

截屏(2012-02-04 21_20_39).jpg

截屏(2012-02-04 21_22_27).jpg

 

截屏(2012-02-04 21_23_02).jpg

截屏(2012-02-04 21_24_02).jpg

截屏(2012-02-04 21_24_42).jpg截屏(2012-02-04 21_25_2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