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生活感悟

都是时差惹的祸

正用着电脑,Windows很人性化地提醒夏令时11月7号2点结束,方发觉又得换时间了。从中国来到美国,被时差弄得七荤八素,如今再加上夏令时,更是让不谙数字的我彻底晕倒。

年初乘飞机来美国时首先给我来了个下马威。在国内习惯了全国一个北京时间,没料到美国各个州的时间还不一样。来美国要倒三架飞机,每次换飞机时当地所在的时区都不一样,而要命的是机票上所标的都是当地时间。这可让我有些懵,自己手上戴的表不知道该怎么拨,就像废铁一块了。下了飞机就到处找钟看当地时间是多少(大概飞机里的广播也会播报当地时间,但刚来美国时还不适应英文播音),然后计算至下一辆飞机登机还有多少时间,生怕误了飞机。上了飞机以后,也算不清飞机飞多久会降落,心里一直不踏实。看着机票是1点起飞2点降落,但实际上由于时差可能会飞好几个小时。

到了美国继续写博客。以前在国内跑来跑去也没有时差的问题,写博客从来不会关注时间问题。如今换了国家、相差12个小时,这个日期就有些乱了。写了一段时间博客,发现今天写的博客所标的时间却是第二天,这才知道博客网站上要把时区设置改一下才会按照新的时间来显示。改完以后,心里疑惑更多了:时区换了以后,以前写的日志时间也也换成新的时区来显示了么?如果换了的话,我想找在国内某个周日写的博客的话,还得计算一下时差才能找对。如果不换,以前写的日志还是按照国内的时区显示时间的话,虽然更符合人的习惯,但就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看日期两个博客是同一天同一时间写的,但实际上是相隔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呢。更大的疑惑是,我博客的读者有的来自国内有的来自国外,如果他们同时发表评论,到底显示的时间是哪个时间? 再考虑到夏令时问题,就更混乱了。再考虑到不同的博客网站处理方式可能不同,我只得干脆做鸵鸟,不去想它了。很同情博客网站的软件开发人员,我可以做鸵鸟但他们肯逃不过去,不知道他们的头脑里要转多少个弯才能把这些理清楚把软件开发完善。不过有几次我倒是发觉从日期上看,一篇博客还没发表,这篇博客的评论倒是先出来了。都是时差惹的祸啊。

在美国住了几个月后到黄石公园旅游,飞机上也一边飞一边拍。现在照片管理软件都比较牛,可以按照拍摄时间自动排序。但由于下了飞机时要把相机的时间也按照新的时区调整过去,结果照片中的时间也混乱了。新买的相机考虑到经常要改时间,有个飞行模式,但仍旧改变了不了连续拍摄时日期混乱的问题。

碰上各种节日,困扰就更大了。现在不管手机通信还是网上聊天都很发达。朋友过生日,得考虑朋友人在国内,得提前一天把生日祝福发过去,如果按照美国的时间来的话可就晚了。但如果国内的朋友人在国外、甚至和我不在一个时区,应该什么时候发祝福?又到了考研我可怜的计算能力的时候了。在美国过中秋,应该按照国内的时间来过,否则和国内的父母视频时中秋就已经结束了。但在美国过圣诞肯定应该按美国的时间来过吧,不过国内过圣诞时可从来不考虑美国的时差,所以注定无法和国内的人同时过圣诞了。

Windows比较智能,可以设置“自动调整夏令时”,但我还是有困惑:如果我今晚跨越2点连续工作的话,是否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文件两个版本,一个文件所标的时间是1点,另一个文件所标的时间1点半修改过的,但其实可能日期为1点的那个文件更新一些,是最终版本。

又睡这么晚,家人又在抱怨。但被时差折腾晕了以后,我突然对中国人养身的传统“早睡早起”迷惑起来。别看我11点多还没睡,但如果不是夏令时的话,现在才10点多,算是早睡了呢。又一想,再考虑时差的话,如果美国像中国一样大家都使用同一个标准时间,说不定现在才七八点钟,哇,现在就睡觉是多奢侈啊。但反过来一想,一个注重养身的人在国内某些地方10点准时睡觉,貌似早睡早起了,但其实如果按照当地时间的话说不定已经12点多、属于熬夜了呢。

或许,早睡早起只是一个数字游戏而已。

最牛的是微软

再牛也牛不过微软啊。

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相应软件公司全面和我们合作之前,我们决定对所有安装GTalk、飞信、QQ等非MSN聊天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Windows,对所有安装Firefox、遨游、360安全浏览器等非IE浏览器的电脑上停止运行Windows,对所有访问Google任何网站的电脑上停止运行Windows……

从奥巴马到小偷

标题党一回。

四个亮点:

1. 没想到周日的集会是奥巴马上台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说是三万五千人。

2. 尽管奥巴马来之前一周就知道了消息,但没想到所有人都可以随便即兴参加,也没想到图书馆门口的草坪竟然没站满,还有不少空地。

3. 没想到草坪周围的建筑虽然大部分都关闭了,但草坪两端的图书馆和艺术中心还是正常开放的。尤其这个图书馆可是制高点。

4. 没想到市长先生看上去苍老无力的样子,演讲起来却是铿锵有力,比奥巴马的气势还强、声线还要好。

 

三个沮丧:

1. 看奥巴马前的一天我扭伤了脚踝,尽管不严重,但还是让我疼了几天。

2. 看奥巴马来的路上老婆摔裂了手表。

3. 看奥巴马之后的周一我的自行车前轮被人偷了,就在市政府技术部的大门口。正好又碰上下雨和寒风,凄风苦雨中转了两辆公交车才到家。

 

两点收获:

1. 第一次用公交车运自行车。尽管以前看人操作过很多次,但自己动手起来还是处处卡壳。先是公交车前面放自行车的架子怎么也放不下来,后来司机只得下车帮我弄,原来握一下就很轻松地放下来了。接着自行车的轮子卡不紧,不得已司机又下车帮我弄,原来那个杆子可以拔出来卡到车轮上端的。做过一次,后面换第二辆公交时就轻车熟路了。

2. 第一次打911。听人说应该报警,第二天打了911,转到非紧急电话后,问了我们家地址,不一会就有警察上门,登记信息。并告知一般找不回来了,以后锁车应该连前轮一起锁,因为前轮容易卸下来。

 

一点矛盾:

这里的民风淳朴,快递送东西来时如果家里没人就直接往家门口地上一搁就走了,朋友送东西来时也这样,但却没听说东西会丢失。

但同时偷自行车却很多,不光听说了好几起,自己也终于轮到一回了。

社会底层人士

周五晚上,Rich的教堂一个中国人做演讲。她多年前从北大来OSU读博,搞公共卫生。皈依上帝后放弃读博回国帮助那些底层的吸毒者、艾滋病人等。这些人心理上很难纠正,最后通过宗教使得很多人彻底归善。

 

P1030741

周六早上去家附近的北市场买菜,以前没觉得它有什么特别,感觉和中国好一些的菜市场差不多。后来在图书馆画册上看到它,才知道它还是国家注册的历史估计,可以追溯到1876年。目前是哥伦布唯一仅存的公共市场。

P1030801

 

去北市场途中看到goodale公园人很多。原来里面在搞活动,是每年一度的googd neighbors picnic,有很多帮助无家可归者的社团、志愿者,为无家可归者提供食物、娱乐、书籍以及过冬的衣被,给他们当场拍照片、打印照片。我们作为路过的客人,虽然不能领东西,但可以参加其中的娱乐活动。这些活动为社会底层人士与社区之间建立了一个相互理解的桥梁。尤其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对无家可归者的精神生活也很关心。

 

自己装饰手提袋,大人也可以玩。

P1030818

 

自己装饰围巾

  P1030860

 

圣诞老人发礼物,不需要无家可归,小孩都有一份。

P1030839

 

警察也来和圣诞老人合影

 P1030867 

 

黑人锣鼓队助兴。

P1030918

 

隔壁的教堂在这里发放气球,可以自己充气做造型。

 P1030938

 

公园的柿子熟了,摘了些回去吃。

中秋月,黄山,意识流

中秋多云,在家门口于云的间隙拍了哥伦布的中秋月。

P1030466

中秋假,哥哥嫂子和梁山伯都在黄山莲花峰,世界很奇妙,我的这个熟人和我的那个熟人从同一个城市出发到相同的山头看同样的风景,但却说不定相逢对面不相识呢。

黄山的天都峰关了,我得再等五年才能圆天都峰的梦了。十多年前和同事游黄山,傍晚下山了才发觉天都峰是必游的,但已经没时间爬了。总以为游黄山是举手之便,谁知道一拖就是十几年了。

还好出国前在兰州和同学漂了一段黄河,黄山黄河算都经历过了。不过读高中进城后倒是经常经过废黄河。

剩下长江长城,长城尽管没走到荒无人烟处,但也算带着父母登过了。长江则是读大学时经常经过的。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想到《我的中国心》,就到了国庆。国庆期间嫦娥二号也奔月了,算是和中秋呼应了。

虽然国外不放假,但心里还是觉得也在放长假。长假的夜晚,翻翻去年的照片,似乎人生如梦,感觉人生就是一个条件反射的机器,于是又困惑人生的意义了,于是想起了上帝,上帝说,人生的意义是服务于上帝。

手机上看完了卫斯理的科幻《传说》,看到最后忽然觉得虚幻起来,他小说的最后结局和我平时一直在想的问题本质上是一样的:如果科技发达了,每个人的所有神经输入、输出都可以由计算机控制,而计算机又发达到可以模拟所有的知觉,则这个人最终是无法判断他所经历的一切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想起读大学时在《科幻世界》上看到的一个小说:一个人玩虚拟现实游戏,结果罪犯通过控制游戏让玩家在现实世界中进行抢劫。真是真真假假半真半假,或许正在电脑也是一种幻觉呢,只是神经信号发送到大脑让我感觉上手里、眼中有个电脑。

或许,人的一切感觉都是上帝在控制,人其实就是一个大脑,他控制了每个人神经的输入输出,让我们感觉到万物,人其实是生活在上帝所控制的梦境中,所以上帝可以无所不能、完成一切人所不能。又或者反过来,上帝就是人所虚幻出来的,所以相信有就有了。真真假假半真半假。

看海归教授的博客

这几天看了几个不同海归教授的博客。

第一个是肖传国的。对其关注好多年了,最初对他被抓住不放还有些同情心:包装简历对现在找工作的人来说是必修之课;把国外的助理教授称做副教授尽管夸大不实,但也算是潜规则了;国内国外脚踏两只船的更是放眼皆是。及至到了“肖氏反射弧”真伪之辩,终于开始让人惊讶了,抛开专业细节不谈,他的理亏之处非常明显了,却仍能在其导师、身为院士的裘帮主力挺下对院士志在必得,所幸中科院最后终于没让大家大跌眼镜,让人看到中国的学术还是有些希望的。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明显理亏的肖传国竟然到法院起诉去了,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在自己家门口竟然把官司打赢了,留下了可以成为教案的经典判例,不得不让人对他的公关能力刮目相看。按理如此结果应该平衡他的心理了,没想到他又到北京去打同样的官司,结果官司打败了。

“肖氏反射弧”的手术如火如荼,但当我们习惯了如此惊天动地的三聚氰胺奶一直到今年还没全部灭绝,对任何伤天害理的事就都没有痛觉了;当我们习惯了周老虎、唐博士,对任何指鹿为马也就不觉得奇怪了。何况这个手术尽管数据和原理都大有问题,但还没把人治死。

但事情没想到最终以如此出人意料的形式结束。教授博导973首席科学家,头戴无数光环、手握上千万经费和雄厚的人脉,竟然变成了雇凶伤人者。打伤的第一个记者几个月没破案,仍不罢手,同样手段再去伤正在风头上的打假英雄。这一回,铁棒、钢管和羊角锤,性质大变再也翻不了身了。其实正如那个被打得深及头骨的记者所说,肖氏手术刀,猛于钢管与锤子。

逛肖传国的博客,想到斯人已经被拘,此地空余不再更新的博客,唯有下面的评论不断在更新,一种异样的感觉。想起去年隔壁小区夫妻吵架,男的杀了女的然后自杀,看女主人空留的博客和评论时,也是这样的感觉。

第二位是个老教授老海龟,去年底今年初听说他的博客的事情,但木知木觉没去了解到底是什么事情。如今一查,不觉让我心头发紧。不在于他所揭露的申请项目的黑幕,其实有了网络十多年的曝光,对任何领域任何黑幕都已经不觉得黑了。也不在于老教授是要为祖国奉献、一腔热血为中国的科研呐喊,还是屡受打击导致做傻事发牢骚断了自己的后路。让人心头发紧的是老教授所郁闷的事情。回国20年,在我们看来该有的都有了,名校首席和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市十大科技精英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各种科技进步奖、又身居高位,不管哪一项,在我们土鳖看来都是奋斗终身都无法得到的。然而就是这样的牛人,仍旧为申请项目而困顿,每年花三四个月时间精心准备写申请却屡战屡败,郁愤到六连败后于5年前给总理写信反映科研基金分配中问题,但总理看不到这封信的,“到他那个办公室就转到国务院的其他部门去了”,于是引来和部长的谈话。尽管老教授申请的是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与我们土鳖只要国家愿意留着我们做螺丝钉就心满意足了不在一个层面上,但如此让我们仰视的地位却仍旧和我们有着同样的烦恼,只能让人心头发紧:老教授这么好的条件都无能为力,我们作为土鳖,即使为祖国奋斗终身幸运地达到了老教授所拥有的这么多条件和资源中的一项,又有什么出路呢?五年后,老教授学术上接连遭到打击,重点实验室也被撤销,愤懑之下将5年前的谈话整理到博客上,连发数篇,就再没见博客更新了。

老教授很用心地回复各个博友的评论,难掩其内心的不平。看着看着,不禁心想,如果他信基督的话,至少不会这么愤懑了,于身心健康大有好处。感谢主,让我现在就想通了,不是到老了还纠缠于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终身而不得、“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心结放不开,做什么其实都是给上帝做事情,“常常喜乐,不住祷告,凡事谢恩”,这么想的话,哪怕失业了,主也会安排一个更好的工作的。做什么都是活着,享受上帝创造的万物最重要。

第三位海龟教授饶毅,名字如雷贯耳,属于大红人。故校也会不定期的群发他的文章,但一直没想起来到他的博客去看看。从老教授的博客中得知饶毅对他的博客文章有声援,于是找过去看了。谁知看了以后心头更紧了。海外工作22年,2007年回国,回国即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身处京城脚下,近水楼台,“舆论将他的回国与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是在海外成名后,壮年归国效力的科学家。”就是这样国家大力引进的红人,却在博客上说:“回国后,我申请过三次经费,两次半被拒绝”,最后成功的半次是用了我们小民无法借鉴的办法:“绕开同行专家,到跨专业的项目中,不立项而申请”。更让人看不到希望的是,涮掉饶毅项目的都是年轻人,不是年资高的刷年资低的,所以“问题也不会随人员老化而很快自然解决。”而海归也被同化了,“不是海归就比国内培养的更按国际标准”。尽管让我们更看不到希望,饶毅的博文出发点是很温馨的:“不是讲我经费问题,而是通过观察分析,看到年轻人更难”,至少,有人愿意为年轻人说话了,希望还是有的。饶毅说,“我非常不信二十年后中国科技经费还会用目前的分配机制,一定会有新的体制和机制出现,替代和改造不良体制、机制和方法。如果我们这一代不能完成,希望下一代、两代做成”。二十年以后,我已经快要退休了,所以还是谨记“常常喜乐,不住祷告,凡事谢恩”,保住饭碗,享受生活,寄希望于下一代吧。

与上帝立约

心怀上帝,在圣灵的指引下写了两篇论文,尽管问题多多,但圣灵还是指引我投了出去。上帝如果真是要显示神迹的话,应该事前可预测,这样我才能真的相信有神迹而不是心理因素或巧合。圣灵指引我与上帝事先立约如下:

1. 如果圣诞前2篇都被录用了,那是两个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因为客观地看这两篇论文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录用。不过都录用的话最符合圣经的教义,因为一路走来圣灵的指示是如此的清晰,耶稣说: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却能(路加福音18:27)。上帝也最喜欢在最不可能的地方显示他的神迹。都录用的话绝对是上帝明白无误地显示了他的大能和神迹,之前的经历就全部一环扣一环地通了,这时还犹豫什么呢,圣诞前后就去受洗吧,这等明确无误的神迹得多多宣扬,多多作见证分享。以后无需凭着神迹来坚定信心,单靠信心就可以信仰上帝、从此为上帝做工了。

2. 如果圣诞前1篇录用1篇被拒,那还是得感恩上帝,毕竟这是人所不能的事,还是能部分说明上帝的大能。如果是第二篇被拒,圣灵的解释还是能自圆其说的,那就维持现状吧。但如果第一篇被拒,之前圣灵的指引就实在难以解释了,只能说明我对圣灵的理解还大有问题、圣灵的一套理论并未能自圆其说,受洗之事就暂时搁置吧,等我真正想通了再说吧。

3. 如果两篇都被拒了,那实在是最符合常理了,但同时也证明了信仰纯粹只是一个心理作用。那就让上帝只存在于心里吧,永远做一个“党外的布尔什维克”吧。

 

半是立约,半是祷告。圣经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又说: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马可 11:24))。以耶稣基督的名,阿门。

 

按期回国还是不归?凭直觉应该按期回国,但网友之中给我留言的竟然全部是叫我不归。圣灵目前指引我的是折衷方案:延期归。做选择历来是我最痛苦的事情,感谢上帝,如今我丝毫不感到痛苦,一切交给上帝,听上帝安排吧,无论哪种结果其实都有很多优点。为了便于自己聆听上帝的指示,按圣灵指引,与上帝立约如下:

1. 如果我坐在家中不作任何主观努力但一个年薪10万美元的工作自动找上门来,尽管这绝无可能,但如果上帝非要赐给我的话我为什么要拒绝呢? 真有这种事情的话那是上帝是明明白白地让我不归,或者是让我在美国多做几年有了资本再回去更好地报效祖国。哪怕做几年拿自己积累的薪水自己和自己签一份项目合同,也算是带着百万人民币的大项目回国了呢。

2. 如果这里的导师拿到百万千万美元的项目主动让我参与进去,那说明上帝是让我延期一年半载做做这个项目再归国。毕竟此生空怀绝技但在国内很难有机会在稍大的项目中哪怕做个螺丝钉,回国能有机会傍上大佬做个十几万人民币的项目都阿弥陀佛了,在美国如果不作主观努力就能在百万千万美元的项目中做个螺丝钉上的垫圈的话,更应该赞美上帝、三呼阿门啊。为美国人民服务也是为人民服务啊。

3. 如果既没有10万美元的稳定工作自动找上门来,也没有百万千万美元的大项目自动找来让我做垫圈,那说明上帝还是希望我早点回国传福音去,那就按期回国,看上帝让我回去做什么吧。

新生的共产主义

9月份是最热闹的时节,前几周的球赛过后,本周是迎新的时节,路上的学生不断增加。周一图书馆周围忽然尖叫声不断,并且传来啦啦队有节奏的口号声,原来是新生列队经过啦啦队,很是热闹。

图书馆门口草坪上,是各个学生组织、教堂和企业宣传自己的场地,各出奇招。除了各色服装、乐队以外,最有吸引力的是各种免费糖果、巧克力、饮料、T恤、水杯、温度计等。领了一大堆。还去参加了攀岩。国内只攀岩过一次,20块钱买了张票,却只攀到一半就掉下来了。这次有免费攀岩当然不能错过,特意挑了最容易的地方攀,结果还是掉下来两次。好在攀的人不多,一直等我攀顶成功才算结束。为我做保护的那个老外竟然有个什么人在上海做生意。

周二在图书馆和体育场之间继续有各种活动。乐队助兴,这次全部是各个企业,所以送东西更加豪爽,而且不像周一时大部分要留个名字和Email,这次让人感觉共产主义真正来临了。一开始还有长队,但当物质极大丰富时,有些东西反而就视而不见了。好多摊位四五个人举着T恤鼓动大家来拿却没几个人过来,女儿在我鼓动下也走过去拿了件T恤。巧克力、洗涤用品、拖鞋……和前一天相比,多了很多吃的,冰激凌、各色披萨、热狗、汉堡、炸鸡、罐装瓶装饮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路口,一个由人装扮的雕塑缓缓地变换着各种姿势,并邀请行人拍照,做出各种搞怪的姿势。

晚上,Wexner Center for the Arts继续有披萨、冰激凌和其他食品饮料,并可参观里面的艺术品和看露天电影。参观其中的作品时,一个高高的黑人弯腰和我们打招呼,本以为他是保安,谁知他就是艺术家Mark Bradford本人,在他和我们以及女儿短暂交谈时,边上还有人对着他和女儿拍照片。

 

 

33 P1030309

 

 

P1030318 P1030322 P1030323 P1030330 P1030331  P1030335 P1030337 P1030340 P1030342 P1030365 P1030371

 

P1030400 P1030402 P1030403 P1030420 P1030459

另一种生活

做了几个月的项目,明知这个项目除了让导师欠我个人情外对自己并没有多少益处还浪费不少时间,但仍半推半就地卷了进来。盘点自己的收获、探寻上帝这么安排的目的,除了对自己的能力重拾绝对的信心,发现自己无论在创新能力、架构设计、动手编程方面都宝刀未老之外,更主要的是看到了另外一种生活。

客户方是市政府的一个部门,这里很国际化,黑人、白人、棕色人种、黄色人种都有,有个白人对中国文化如宗教般仰慕。做项目中接触到两个中国人,一个来自台湾,一个来自大陆。与来自大陆的多聊了一些,他原先在市政府另外一个部门工作,那里没有工会,每天得准时上下班非常痛苦。转到现在这个部门后,这里的工会比较强大,上班非常轻松,不需每天准点上下班,而且每周还可以有两三天在家办公,在家就可以随便忙自己的事了,假期也多。由于工会保护得力,工作也比较稳定,不经过工会同意不会裁人。工作上没有什么压力,活得非常舒服,不像在国内工作压力大、技术更新快、工作强度大。和国内相比,唯一的不足就在于吃不惯西餐,不像国内吃得那么好。不过中国人在这里尽管工作轻松很多、生活悠闲很多、收入比国内高很多,但地位上还是处于底层,自己也不想往上爬参与上层的政治斗争,就每天有事做事,上班拿钱就行了。大人轻松,小孩更轻松,在学校要学的东西很少,以致他的小孩觉得太无聊,嚷着要跳级。

说起在家上班,在企业里的也有好多人每周只要去企业两三天就可以了,这个比例还很高。

为什么到了资本主义的美国大家反而觉得更轻松自在了?以前在教堂里有人总结说中国人在这里已经是最底层了,往上爬也爬不上去,干脆就不用有这个念想了,不像在过内大家得拼命往上爬。同时在美国哪怕再底层,政府提供的保障已经足够保障体面的生活水准了。不过这话也不完全对,看美国本土的人,有了钱就花光,工作生活也是无忧无虑,不用为未来发愁。而在国内,赚再多的钱还是觉得未来没有保障。

看到一个很贴切的说法:“美国是好山好水好无聊,中国是真挤真忙真热闹。”

买相机,买房

爱国者几经摔打,尽管勉强能用,已经内伤很重。不光变焦坏了,而且光线强一点人就会放光。不久要游黄石公园,是买新相机的时候了。

首先纠结于单反还是高端数码相机。单反价格超过心理预算,而且查到最后,发现单反尽管好,但得有心思研究摄影技术才行。而且如果用JPG格式就没意思了,得用原始格式加上后期制作才能出效果。这点比较致命,还是等以后再买吧。

高端数码相机,查到佳能G11说是接近单反,介绍文章说想要高画质,传感器尺寸很重要,G11用的是1/1.7英寸。看我手上的爱国者T60,1/2.5英寸。这样,1/1.7英寸成了我的底线。

G11在amazon上标价$883.46,实际价格$463,但还是超出心理价位,一个相机抵得上一台甚至几台电脑,还是于心不甘。继续查,发现有人说S90和G11硬件差不多,但价格要低很多,性价比不错,到http://detail.zol.com.cn/pk/207124_207125.shtml 详细比较了一下参数,光学变焦弱了点,等效35mm焦距28-105mm,比G11的28-140mm弱了点,但比起这个价格,还是属于可以接受的。唯一不足在于视频640X480,和我的爱国者一样,没有高清。

继续查,发现很多人纠结在佳能G11、S90与松下LX3之间。http://www.dpnet.com.cn/News/8/12436/1.shtml查到S90和LX3的对比,大部分指标是LX3稍优些,有1280X720高清视频,最让我看重的是广角是24mm,比S90的28mm广了不少,看到很多人渴望24mm广角,28mm广角也就觉得不爽了。此外LX3光圈范围也大很多。但LX3最让人诟病的是变焦范围太小,24mm-60mm。我的爱国者也到102mm呢,60mm确实不爽。

继续查找,看到有些价格很便宜的相机光学变焦可以达到18倍。但受限于1/1.7英寸CCD传感器,大部分就不在考虑范围了。

最后让我下定决心的是LX3在降价,近$500的LX3降到了$367.19,比厂家推荐最低价还低以致要点到里面才显示价格,只比S90贵30美金。考虑到24mm广角、高清视频、光圈范围更大,再加上传感器尺寸更大、拍摄容量更高,变焦范围的问题只能忍忍吧,说不定n年以后就研究单反了呢。

挑一回相机,比以前专业了点,知道了传感器尺寸的分母越小则尺寸越大则越好,广角毫米数越小越广。

 

后记:

周日下午网上下单,免运费两天就到货了,相机送到时竟然不需要签收。$367.19相当于2493人民币,同样的amazon网站,把.com改成.cn,看到的也是在降价,但是是从¥ 4,180.00 降到¥3,529.00。竟然要贵一千多元人民币。如果考虑到人民币被低估以后人民币要升值的话,在中国买贵得就更多了。

拿到手发现made in Japan,电池made in TaiWan。这才想起来松下原来是日本货,但又查了一下佳能、奥林巴斯、尼康都是日本货,看来逃不过去呀。真是可怜,从日本万里迢迢出口到美国,价格反而比一衣带水的中国便宜这么多,在国内买竟然要多付一半的钱。

想起邻居买了个联想电脑。1800美元的价格,几经打折后1200美元就买了下来,还送一个LCD显示器。国内买的话按照1800美元算也不知要贵几千。从中国万里迢迢出口到美国,价格反而比卖给本国人民便宜这么多,如果再考虑人民币要升值、再考虑美国人同样工作的收入比中国不知高了多少倍,这中间的价格相差得就不知道多少了。美国人真是幸福,我们中国人也要到了美国才能占美国的光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国货。其实我周围的美国人一点不缺电脑了,除了自己在家教孩子政府会给台电脑外,各个图书馆到处都可以免费用电脑。

再想到汽车、汽油、房子,尤其房子,我们的土地属于人民的,但卖给我们的70年使用权以及土地上撑不了70年的房子却比这里的贵。而且这里买的房子按照使用面积算,据说不包括院子、地下室、车库等居住室以外的空间,草坪上的树木等也奉送了。不像国内连阳台封闭后也要折半算在面积里。看着邻居开车时指着一个个房子说值多少美金时,不光惊讶于总价比国内便宜,更惊讶于那辽阔得像个小公园的草坪都属于这个总价之内的,而且是买家的私有财产。

不过美国买房容易用房贵,而且草坪得自己定期修剪。看到他们311电话投诉数据,有好多就是投诉邻居家的草没有及时修剪:

Vacant for sale house has high weeds and grass 2ft tall in front and back yard. please investigate

半年

不知不觉来美半年了,冬季看雪景,春季吃桑椹赏花,夏季游泳捉萤火虫和知了,如今已经秋凉,虽然未到看红叶的时节,但路边的很多苹果树已挂满了果实。由于松鼠要吃苹果,所以路边的树不打农药。这里的人有不屑于摘苹果吃,很多苹果掉在地上白白地烂掉了。摇苹果是儿童的乐趣,女儿和邻居的小孩隔一阵去摇一些苹果来吃,味道还挺不错。

这个夏季是有记忆以来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不用整夜开电风扇,就没真正热过几天。但对当地人来说,确实一个闷热难熬的夏季。听说我羡慕这里的天气,本地人都会感到惊讶。看来幸福是相对的。

半年时间够很多人转变观念信仰上帝了,但上帝还没向我确凿地显示它的大能和神迹,我想信服都说服不了自己呀。难道上帝在积聚能量显示更大的神迹? 揣摩上帝的意图还是非常困难的。

一起的同学这周已经开始陆续有人回国了,这一周竟同时有好几个同学回国,突然觉得时间过得好快,但我似乎还在梦中,不希望有梦醒的那一天。